
連盈慧
前幾代移民,年輕時大都為謀生才遠離父母親人,但是大都不會就此落地生根,幾十年後還是身在異邦心在漢,活在資訊並不發達、沒有電腦手機的年代,每次給家人來信,筆下總有「人離鄉賤」的感喟,信箋上字句經常都有似乎被淚水滴過的痕跡,一旦音訊斷絕,生離即死別了。
事業有成後返回故鄉與家人親友團聚,當中有榮歸故里光宗耀祖完成心願,甚至有為故鄉有所建樹的,也有心願未成而愧對鄉親而自動失蹤的,這些說不完的移民滄桑故事的主角,無論在他們心目中是成是敗,總有不為人知的濃厚故鄉情懷隱藏心底。
千禧後的新移民大有不同了,為生活離鄉別井者少,倒是生活富裕而後希望轉變環境者多,尤其自幼隨父母移民長大的一代,對出生地印象模糊,自然難有什麼故鄉感情;而他們的父母也不如上一輩父母的鄉土觀念,提到他們自小在異國長大的孩子,完全沒接觸過中文,也都不覺有什麼問題,甚至還自得地笑對人說:「他呀,英文說得比我還流利!」所以有兒子移民前讀到中文初中,在那邊大學畢業以後,中文跌到初小程度,那些父母也全不在意,他們自己「此心安處是吾鄉」,自己國家的母語也幾乎忘記,幾十年後回鄉探親,倒不是像老一輩那麼鄉音無改,而是比兒子的中文更加退步,連簡單的句語也得腦海裏從外文翻譯過才說得出來。
對外國生活深切的投入,也是新一代已為人父母者移民的普遍現象,旁人當然不會有什麼意見,可是天下太平時還好,五顏六色人種四海皆兄弟,但是國際形勢有變,你入了人家國籍一廂情願熱愛那個國家,人家國家愛你嗎?就算法律上已成為這國家的公民,當地白人的面孔也不完全和善,碰上兩國貿易關係持續緊張時,夾心移民必然更不好受,看今日關稅貿易戰的激烈,移民還會以為身居樂土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