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最近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45%關稅,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在有「中國電子第一街」之稱的深圳華強北採訪,看到來自全球許多國家及地區的客商前來批量採購電子、3C消費電子和手機等,大包小包,有的更直接下單後就交由物流和貨代公司處理報關和出口。採訪期間,記者接觸了來自印度、俄羅斯、阿爾及利亞、中東和非洲的客商。許多商戶直言,中國貨品具極高性價比,加上手上客戶來自全球,目前美國的關稅對他們的批發業務影響不大。●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
記者在華強北電子市場看到,來自印度、非洲等地的客戶前來與一些銷售消費電子產品的商家諮詢和採購。老家在潮汕的商戶趙先生表示:「我們平時美國客戶前來採購的比較多,現在儘管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145%的高額關稅,但我們中國產品都有極大性價比優勢,在東南亞(廠商)找到我(批發價)價錢的,質量肯定不如我。更重要的是有許多產品現時只有中國(廠商)有生產,他們根本找不到替代品。所以這些關稅支出我是不會承擔的,我可以做多些其他國家的客戶生意。」
在美國售價可提高兩三倍
他說,日前就有美國客戶前來採購智能手錶、藍牙耳機及遊戲機等,這些產品價格都是批發價,有的在數十元(人民幣,下同),有的要上百元,合計採購幾千件商品,總價接近20萬元。「運費和關稅全由客戶自己承擔,為了節省費用,客戶多數選擇走海運,時間要久一些。他們在美國市場銷售時,價格會提高兩三倍,因此他們還是有利可圖的。」
記者在華強北一些銷售手機、3C電子產品等商家諮詢時獲悉,他們均有一些美國客戶,但因是批發價,故此運費和關稅均由客戶自己承擔。有的則是離岸價(FOB)報價。
運費和關稅均由客戶承擔
不過,更多的商家表示,前來購買商品的外國客戶不僅有美國,更多的是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和俄羅斯等國家及地區的客戶,購買的商品主要是3C產品、通訊產品和電子產品等。
記者在華強北電子市場看到,一位來自印度從事車燈銷售的商人在一家商舖購買了兩個降噪藍牙耳機,通過砍價,原本一個130元降到110元。該印度商人稱,他馬上就會去廣州參加廣交會,並與中國廠商聯繫好了,準備去採購一些車燈相關商品。而該商舖老闆亦表示,外國客戶光臨的很多,其中美國客戶佔比較低,因此美國加關稅對其銷售基本沒有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