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飛
呼嘯而來的人工智能(AI),已經讓大多數普通人憂心忡忡忐忑不安。不可一世的美國糟老頭又變本加厲,攪動風雲,企圖用手上暫時握有的權力,把這個世界重新拖回赤裸裸的弱肉強食叢林。肉眼可見,經濟秩序的混亂程度正在加劇,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擴大,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互利、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互信,正在被瓦解。過去一周,環球股市過山車,在傳遞隱憂放大焦慮的時候,有一句大白話反覆在人們眼前飄過:天塌不下來。
天為什麼塌不下來?物理常識告訴我們,地球引力與大氣動態壓力的平衡,加上氣體分子的運動特性,是地球適合生命存在的關鍵條件。不過,在中國人的共同文化基因裏,天確實塌過一次。水神共工撞倒不周山,導致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煉五色石補天,斬龜足撐天,才讓天不再塌陷。這是傳說。這一次事件也成為《紅樓夢》的楔子。這是小說。
中國人還有一句話,天塌下來有高個子撐着。女媧娘娘顯然是天生的大高個兒,天賦異稟,承擔了補天責任。曹雪芹一支妙筆勾勒的紅樓世界,是得天地靈氣眷顧的一眾女子,撐起了世宦大族的天。換而言之,天塌不下來,即便在傳說裏塌下來過,人們依然有辦法塑造一個有法力的人,把塌下來的天頂回去。
回歸正題。對於一個正常的主權國家而言,作出天塌不下來論斷,通常基於四重基礎保障。制度與法律的穩定性,文化與社會共識的韌性,經濟與資源的富餘安排,以及外部的支援。比如歷史悠久的中國,不用去翻很久遠的歷史,只看2008年,便可知眾志成城之下,頭頂的天有多牢固。於承平時期而言,那一年,實在是異常艱難。年初大範圍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超過20省市自治區受到影響,南北交通大動脈因而癱瘓。天寒地凍下,數以千萬計的人,滯留在寒冷的火車站和歸鄉的路途上,受災人口多達1億。緊接着是突如其來的汶川特大地震,數萬人瞬間失去生命,數十萬人受傷,2,000萬人失去住所,舉國上下陷入巨大悲痛之中。受當時技術手段和地理條件所限,抗震救災面臨嚴峻挑戰。當年9月,轟然倒塌的美國雷曼兄弟,又震碎了全球金融體系的平靜。這場發端於美國的次貸危機,在12個月內吞噬了全球50萬億美元資產。彼時,出口主導型經濟的中國,驟然之間墜入寒冬,出口斷崖式下跌,大批量中小企業破產倒閉,2,000萬農民工失業返鄉。作為見證和參與報道的記者,時隔多年回望2008,曾經的艱難和不易仍然印象深刻。對於治國齊家而言,以上樁樁件件,無一不是超乎尋常的急難險重。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文化內涵,居安思危的儲備習慣,以及國際友好力量的鼎力扶持,還是讓困難被戰勝,讓傷痛被撫平,讓貌似要塌的天沒有塌下來。
與2008年相比,當下的中國,既往四重保障優勢持續鞏固的同時,科技創新之多,生產力質素之優,綜合國力之強,已遠勝當年。天塌不下來,已經不止是嚮往平順美好的信念,更是基於底氣和實力的理性認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