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表示,若港匯升至強方兌換保證,將隨時出手賣出港元,以壓抑港元強勢。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美國單方挑起關稅戰,引發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憂慮、美元資產不受信任的恐慌情緒,資金流出美元美債,美匯重挫失守100大關。逐利為本的市場資金正以行動說話,全球資金重新布局,港股五連升下,帶動港匯強勢,港匯連日走強至逼近7.75強方兌換保證,昨曾高見7.7542,為2021年以來最強水平。金管局昨日表示,若港匯升至強方兌換保證,將隨時出手賣出港元,以壓抑港元強勢。 

港匯是反映資金流向重要指標之一,港匯強反映資金流入港元。根據聯匯運作機制,金管局提供兌換保證,承諾在7.75港元兌1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水平,按銀行要求賣出港元,並在7.85港元兌1美元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按銀行要求買入港元。當資金大量流入港元時,即市場對港元的需求大過供應,會令港元匯率轉強至7.75港元兌1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匯率,金管局就會向銀行沽出港元、買入美元,使總結餘(貨幣基礎的一個組成部分)增加及港元利率下跌,從而令港元匯率從強方兌換保證匯率水平回復至7.75到7.85的兌換範圍內。

2020年3662億資金湧入香港

金管局對上一次「出手」入市壓港元則要追溯至2020年,當時歐美疫情嚴峻,在新股熱潮下吸引大量熱錢泊港,港匯年內曾多次觸發7.75強方兌換保證,促使金管局年內85度入市接錢下,累計向市場注入約3,662億港元,令港銀體系結餘升至逾4,570億元水平,年內最高曾升至逾4,580億元,為有紀錄以來高位,而當年最哄動的是螞蟻集團招股凍資1.3萬億元後宣布暫緩上市。

港匯四年以來走勢

昨日港元的拆息情況亦反映市場對港元的渴求。港元拆息昨日全線向上,其中隔夜息升至3.19036厘,與供樓按息相關的一個月拆息升至3.65119厘,反映銀行資金成本的3個月拆息升至3.88435厘。長息方面,半年期拆息報3.89625厘,一年期升穿4厘,報4.00952厘。截至昨晚8時,港匯報7.7542。港銀體系總結餘現時處於19,775億元,比去年底的19,575億元稍升。

星展料港匯受美匯弱勢所致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環球市場策略師李若凡預期,港元短期內觸發7.75強方兌換保證的機會不大。她解釋,本輪港匯上升主要受美匯弱勢影響,而非主動買港元活動所致,加上留意到掉期市場表現,反映港元資金並非太緊張,故短期內未必會觸發金管局入市捍衛聯匯。她又指,一般而言,市況波動下投資者多選擇美元避險,然而美國貿易政策尚未明朗,加劇市場對美國經濟疲軟憂慮,投資者對是否仍值得持有美元及美債產生質疑,資金遂流向其他避險資產,加之美匯急跌觸發港元沽盤平倉,因而推動港匯近期升得較快。

事實上,除了美元疲軟外,「北水」流入購買港股亦提振港匯。如上周三(9日)北水循港股通單日淨買入355.87億港元,創單日新高。中銀國際發表報告指,上月的淨流入1,498億元人民幣是自內地與香港股票互聯互通機制啟動以來第二高月度淨流入,該行預計今年內地與香港南向交易將錄得1.2萬億元人民幣淨流入,大大高於去年的7,440億元人民幣。

財爺:港監管佳資金安心泊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日(13日)撰文表示,上周至今港匯持續偏強,港元兌美元仍處於強方水平,顯示資金仍留港。他又指,面對外圍貿易環境急劇變化和金融市場大幅波動,本港之前部署的市場監控機制持續發揮作用,包括早年已加強「全天候、聯動式、跨市場」實時監察,以防範尤其在市場信心脆弱時可能突現湧現的風險。對於未來市場可能出現的瞬間急劇變化,特區政府會保持高度警惕、做好準備,加強對形勢發展的監控、預測及應對部署。

金管局以買入或賣出港元方式維持港匯穩定

關稅憂慮稍減 港股5日累升近1600點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由美國發起的關稅戰,已經引發資金傾向離開美元體系,除早前美股大挫外,美債近日也經歷自2001年以來最慘烈的拋售潮,美匯指數亦跌破100大關,顯示美元避險能力「失靈」。與之相反,資金繼續流入大中華市場,A股三大指數全向上,港股三大指數昨日亦升逾2%,顯示關稅戰對A股與港股的影響已見減少。恒指昨日高開449點後,一度急漲602點,全日仍升502點報21,417點,企穩100天線之上。港股成交額雖縮至2,533億元,但5日間已累升1,589點,反映市況進一步企穩。

●恒指昨日再漲逾500點,企穩100天線之上。 中新社

美元特殊地位或會終結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市場人士警告,若市場動盪時美元未發揮避險作用,全球經濟將現結構性轉變。摩通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Bob Michele亦在日前表示,受美國總統特朗普激進的貿易政策拖累,美國股匯債齊跌,顯示外資對美國資產失去信心,目前有不少跡象顯示,美元的特殊地位或會終結。

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表示,美元一直是市場動盪時,資金的避險首選工具,但自從特朗普宣布所謂「對等關稅」後,美國股匯債「三殺」,反映美元體系未能吸引資金流入,美匯指數上周更大跌2.84%。相反,港股經歷過4月7日大插逾3,000點後,5日間已累升回近1,600點,他相信有關市況已暫趨穩定。

他認為,美國利用關稅政策進一步惡化及打擊港股的機會已經下降,A股與港股反而相對受惠。不過,鄧聲興提醒市場不明朗因素仍多,未來波動性仍會較大。後市方面,中美開展談判的機會可能增加,市場將會以此憧憬來炒作。

內地未來數月料加推刺激政策

瑞銀投行研究部認為,面對美國的關稅政策衝擊,內地需要在未來數月加推刺激經濟政策,包括今年廣義財政擴張力度,應至少再增加1個至1.5個百分點(佔GDP比重)來「穩增長」。該行又料中國人民銀行最早會在4月至5月下調政策利率並降準,而今年有機會合共降息至少30個至40個基點。

科指及國指昨日同升逾2%,前者升2.3%報5,015點,後者升2.1%報7,965點。科技股推升大市,阿里巴巴(9988)升5.1%,百度(9888)升近4%。電子股早段表現突出,升幅普遍逾4%,但美國表明下周另就中國電子產品徵新關稅,電子股尾市升幅收窄。

迎中概股回歸 港交所飆7%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本港已為中概股大舉回歸上市做好準備。市場憧憬將有更多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到港交所(0388)上市,刺激該股大升7%,是升幅第二大藍籌。其他金融方面,匯控(0005)反彈4%,友邦(1299)公布計劃回購等同124億港元的股份,也推動該股升4.1%。

金價再創新高,推升金礦股,紫金(2899)首季更多賺62%,股價再升4.1%,招金(1818)及靈寶(3330)各升6.9%及6.7%,山東黃金(1787)升近一成,赤峰黃金(6693)再破頂,單日急升22.1%,是金礦股中表現最好。藥物股及生物股亦見反彈,石藥(1093)彈約一成,是表現最佳藍籌,藥明(2269)也彈6.3%。

中國外貿首季平穩 滬指連升5日

(香港文匯報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3月內地新增信貸3.6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多增5,500億元;信貸餘額同比增7.4%,較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顯示需求正在加速恢復。另外,海關總署昨日公布,3月出口規模為2.25萬億元,同比增長13.5%,環比激增45.7%。金融數據、進出口數據向好,昨天A股大盤繼續上攻,滬綜指實現五連升,逾4,500股飄紅。

●A股大盤繼續上攻,滬綜指實現五連升,逾4,500股飄紅。 美聯社

逾4500股飄紅 兩市成交1.27萬億

昨日截至收市,滬綜指報3,262點,漲24點或0.76%,為連續5天上漲;深成指報9,884點,漲49點或0.51%;創業板指報1,932點,漲6點或0.34%。兩市共成交12,775億元。

行業股全線上揚,家用輕工、貴金屬股以逾5%升幅領漲兩市。

國際金價續創新高,瑞銀財富管理料未來12個月的黃金價格或達3,500美元/盎司,湖南黃金漲停,赤峰黃金、西部黃金漲超7%。多元金融、汽車、貿易、石油、商業百貨、煤炭股漲超3%。

在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方面,有消息稱,第二批保險資金開展長期股票投資試點正在加快落地,同時還有更多險資籌劃申請試點。作為險資入市方式的創新探索,今年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的規模已從500億元增至1,620億元,參與試點的保險公司也從2家增至8家,均為壽險公司。

資金流出美元 金價見3245美元破頂

●摩通認為金價升上4,000美元大關,可能較預期要快。 美聯社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全球祭出關稅「大棒」後,市場對美元美債信心削弱,資金蜂擁由美元體系流出轉往持有黃金,雖然部分關稅政策的實施略有延緩,但無礙金價的強勁漲勢。現貨金於上周五突破每盎司3,200美元後,昨日進一步升至3,245.45美元再創新高,截至昨晚18時42分略回至3,223.80美元。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將未來12個月的金價前景上調至3,500美元,並建議繼續持有黃金資產。摩通更認為,金價升上4,000美元大關,可能較預期要快。

各國央行系統性增黃金儲備

瑞銀CIO表示,這波歷史性反彈的背後因素在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對通脹擔憂,以及不斷變化的利率前景等。上述因素相結合,導致黃金ETF和投機者的需求強於預期。不過,一些因素也可能限制黃金的上行空間,包括地緣政局的緊張情勢獲緩解、經貿關係的恢復或更趨緊密,以及美國宏觀和財政背景的顯著改善。

除避險需求和戰術投機者的參與外,瑞銀CIO認為,黃金配置需求最近也發生許多結構性轉變,例如中國監管機構在今年2月允許保險基金投資配置黃金、各國央行系統性地增加黃金儲備等。這些結構性轉變,有力支持黃金需求,但黃金供給則不會因價格上漲出現較大的抬升,因黃金的供給缺乏彈性。

摩通料金價衝4000美元大關

瑞銀CIO預期,在過去3年,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連續每年均達1,000公噸後,今年購買量仍有望達1,000公噸(此前預期為950公噸),同時ETF淨買入量預期,也從300公噸上調至450公噸,預計金幣及金條等零售市場需求強勁。故此,瑞銀CIO將1年內黃金目標價上調至3,500美元,從多元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該行指美元平衡投資組合內,配置5%的黃金是最佳選擇。

摩通亦認為,黃金每升1,000美元,所需的時間都比前一個1,000美元大關,縮短約三分之二,考慮到收益遞減法則,以及投資者對整數價位的偏好,4,000美元大關可能比預期來得更快。美國銀行也表示,目前黃金配置仍具上升空間。在美元削弱、利率上升和地緣風險加劇的背景下,黃金已成為全球央行首選的避險資產。

人民幣匯價昨亦見波動,中間價昨日報每美元兌7.211元人民幣,較上周五收市跌23點子,創逾19個月新低。但午後隨着美匯指數低迷,在岸人民幣反而倒升,並創出近兩周新高,兌美元以7.3021元人民幣報收,反升224點子。不過,市場人士認為,人民幣中間價回落,似乎向市場傳遞容許匯率有序貶值信號,預計人民幣短期在7.3至7.35水平上落。

相對於金價,油價今年走勢被市場看淡。高盛預計,隨着經濟衰退風險上升,以及石組及盟友(OPEC+)供應增加,油價跌勢將持續至今年底及明年,預計今年餘下時間布蘭特期油及紐約期油分別為每桶63美元及59美元,明年則為58美元及55美元。

經濟衰退風險升 油價料續受壓

高盛預測,儘管市場已經將未來庫存增加納入評估考慮,但今年每日供給過剩量約80萬桶,以及明年的140萬桶,將繼續對油價施加下行壓力。截至昨晚18時42分,紐約期油報62.08美元。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