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一間特殊教育學校的禮堂,勵志教育青年基金創辦人兼主席李子楓正在開展一場以「糧食安全」為主題的國家安全教育講座。當他拋出「香港有多少人」的問題,前排男孩舉手後脫口而出:「5個人。」緊接着旁邊幾位學生紛紛效仿,不論是否理解問題,都舉手回答「5個人。」這群學生6歲至18歲,但平均心智年齡只在初小水平,他們用最直觀的方式展現其純真,也展現隱藏在這份天真爛漫背後的脆弱──模仿和跟風。他們更容易追隨眼前可見的「多數」,這解釋了為何該群體在複雜社會環境下,面臨更高的被煽動和利用的風險。
根據媒體消息,在2019年的修例風波中,暴亂分子會聘用中介推輕度智障人士到暴亂現場做馬前卒,既易挑動他們帶頭暴力衝擊,亦利用他們的特殊情況窒礙警方執法檢控。香港國安法實施以後,香港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但面向各類群體的國安教育不能鬆懈。
李子楓面向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的國安教育,是現時香港社會愈發關注國安教育的佐證,這種提前干預為孩子們構築了「認知防護網」,讓他們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在進一步鞏固國家安全防線的同時,對他們自身也增設了一層安全網。
●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恬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