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西城

許久許久以前,想不起哪年哪月,某日下午,天有微微雨,秋風送爽,我在佐敦太平館喝咖啡,朋友忽然用手肘碰了碰我,「你認得他嗎?」用手指了指角落的卡位。喲!那不是人稱「驃叔」的「馬王驃」董驃嗎?正跟幾個朋友在聊天,聲音響亮,隱隱約約是說馬圈事。我點點頭,「認識,但不熟。」我回答。朋友有點愕然,因為在他心目中影視圈名人,我這個在圈內混的人,沒理由不熟。還有,我主編過《娛樂周刊》,搞過馬經,想當然,自會是董驃的朋友。哈哈,天真、美麗的誤會。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曾在麗的電視待過,跟董驃碰過一兩次面,其時他講馬,已成了名,形象深入民間,是馬場的良心判官。麗的腦筋活,請他拍劇集。我剛入麗的,成了通天後備,又是救火隊,節目哪裏有毛病,就得去參與策劃、度橋。某天,陸樹雄跟我說︰「沈西城,明年度的馬季,我們想改革一下,你有什麼提議?」我唯唯否否,無言。陸樹雄想了想,「不如我們同驃叔商量一下,你看如何?」敢情好,他馬場通天,什麼都懂,必有好主意。

過了幾天,陸樹雄叫我去沙田卡爾登酒店,跟董驃碰頭。我偕同陸樹雄乘車前往,董驃早到埗,一身素白,風度翩翩,隨後還有一婦,和一個胖孩子,他說︰「我太太,兒子。」寒暄一番後, 陸樹雄把改革的意思一一告訴董驃,聽他想法。董驃呷口咖啡,嘆了口氣:「改革當然好,只怕知易行難。」為什麼呢?原來我們要加插晨操,安排訪問騎師、練馬師。為了安心讓騎師講話,我提議用美麗的女藝員。董驃搖搖頭,「這樣只會連累馬迷。騎師在馬迷心目中是權威,他說黑是黑,白是白,意見好比聖經。正確還好,不正確怎麼辦?」董驃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怕有人利用大眾傳媒混淆馬迷視線。看得出,董驃對騎師、練馬師不存好感,他從不問貼士。

這項提議,最終因董驃這番話而取消,我耿耿於懷。後來(1986年)馬場發生造馬案,不少騎師、練馬師牽涉其中,這時我才知道董驃洞燭先機,無愧馬王驃之名。馬場正如驃叔所說︰「什麼牛鬼蛇神都有,我們馬迷只能視之為消遣,不能拚命。」董驃馬場語錄云︰「馬場專收叻仔。」你是叻仔嗎?董驃去世已久,馬場已無良心判官,可叻仔仍有!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