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陸雅楠)在特區政府教育局推動下,近年香港學校系統性地開展國安教育,一路走來,亦見證了香港社會由治及興的歷史性轉變。教聯會黃楚標中學校長許振隆分享說,該校會從課程和塑造校園文化兩方面着手,希望學生能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國安教育,建立國民身份認同。
穿漢服學國畫 營造愛國氛圍
許振隆指,該校在課程教學中會積極融入國安教育元素,除了公民科相關課題外,「我們的音樂科也會通過《奮發百年 唱響中國》歌集,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國家近代的發展,通過教學掌握國家安全的概念」。在塑造國安校園文化方面,除了校內壁報及裝飾推廣外,更會通過漢服、茶藝、國畫等課外體驗活動,及每日升旗儀式等常規安排,讓學生自主感受和觀察,營造濃厚的愛國氛圍。
對於近年國安教育的進展,許振隆認為,最顯著變化是師生的國安意識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實踐,期望學生未來能更主動展示自身潛力,成為國家的承擔者,以國為榮,為國爭光。
該校副校長溫羽貝補充,校方期望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畢業後能投身國家發展大局,成為維護國家安全的實踐者,因此除了理性講解國家優勢與安全重要性外,亦會組織內地交流團、國情研學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國家情感聯繫。他表示,自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各項學校教材經專業審訂更規範化,特別是一些社會敏感議題,能確保學生獲取準確資訊,也幫助老師講解上有更清晰的依據。該校每日設置20分鐘讀報時間,精選包括香港文匯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報道,培養學生多元思辨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