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金管局早前預告,港銀最遲年底前將全面落實推出「智安存」措施,有如銀行賬戶內設「夾萬」,市民可自行決定是否為存款加設保護,料有效防範騙案。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操守)區毓麟透露,近半零售銀行今季將以暫行方式推出類似「智安存」的保護措施,其中三大發鈔銀行更會在本月內推出,所有推出暫行措施的銀行均會向65歲或以上零售個人客戶提供「智安存」,多間銀行在暫行階段也可為其他零售個人客戶提供有關服務。由於三大行存戶眾多,意味是次措施推出有望覆蓋近半數港人。
「智安存」措施主要包括零售銀行個人客戶,並適用於支票、儲蓄及定期戶口的港元及主要外幣存款(包括聯名戶口)。客戶可按自身需要決定是否使用, 及指定受保護的存款額。銀行將提供不同渠道以便客戶啟用措施,包括分行、網上及手機銀行等。而受「智安存」保護的存款,在客戶未取消保護前將不能經任何渠道及以任何方式(如提款、轉賬、自動轉賬、常行指示、信用卡及貸款還款及銀行費用等)轉出。
客戶不取消保護 存款不能轉出
銀行可因應本身營運安排自行決定以哪種模式提供「智安存」,例如在客戶現有的賬戶中劃撥開受保護金額,或為客戶開設獨立賬戶等。而受「智安存」保護的存款應繼續享有該存款在沒有「智安存」情況下的利息和優惠。亦要求銀行在取得客戶指示(包括啟動、改動金額或取消 )後,應於三日內執行有關指示並通知客戶。
區毓麟指,客戶可以隨時取消「智安存」保護,完成取消程序後便可以隨時動用該筆存款。金管局設定銀行需在三日內執行有關指示,是希望存戶有充裕時間去想清楚是否仍要進行有關指示,局方亦要求銀行以反詐騙為重點執行嚴謹核實程序。以現時欺詐及騙案的情況而言,他認為由分行職員進行有關核實程序能最有效地協助客戶發現可疑情況。特殊情況下,客戶如無法到分行取消「智安存」,銀行亦須採取同樣有效的其他措施,例如透過視像通訊進行額外核實程序,以確保客戶受到保障。
他強調,由於「智安存」對客戶而言較新穎,因此銀行在客戶要求使用「智安存」時,必須清晰及充分地向客戶解釋保護詳情、運作以及取消流程,尤其要特別提醒客戶需要維持充足的資金以應付日常及其他突發需要,當客戶取消「智安存」保護時,銀行也必須充分地解釋取消後可能出現的後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