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岑健樂)在昨日的多個活動上,與會嘉賓在演講中都不約而同地提到香港在內地與全球經濟貿易,以及資本市場資金流動中的橋樑作用。
唐家成:港擁超越政治波動能力
港交所與世界經濟論壇合作,於昨日首次在香港舉辦世界經濟論壇金融研討會。港交所主席唐家成致辭時表示,目前國際資本有強烈意慾投資中國,因為市場意識及認可中國長期專注創新,人工智能(AI)初創公司DeepSeek就是最近好例子。同時,從滬港通和深港通的南向通和北向通成交量創新高可見,內地對國際投資機會亦有強烈興趣。他認為資本永遠追逐機遇,而香港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全球市場之間的資金流動主要促進者,相信本港可通過連結中國內地與國際市場,在促進全球經濟增長中發揮重要作用。
唐家成續指,過去約70年,全球經歷更密切的經濟及金融連接,金融市場融合有助應對環球挑戰,包括在氣候變化、疫情及人工智能監管等範疇。目前全球地緣政治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促進國際間互聯互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世界應優先加強聯繫而非分裂。香港作為亞洲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正擔當促進全球對話的重要角色,並擁有超越政治波動的能力,為全球金融提供穩定生產力。
余偉文料內企「走出去」持續
另一邊廂,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昨出席滙豐全球投資峰會時也指出,香港在內地的貿易與投資當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約三分之二的貿易和投資都是通過香港進行。他續指,雖然中美經貿關係惡化為香港經濟發展帶來挑戰,惟越來越多內地企業為降低地緣政治風險選擇「走出去」,將部分供應鏈遷移到其他地區、特別是生產成本較低的東南亞。因此,現時「內地—香港—東盟」貿易走廊及「內地—香港—中東」貿易走廊的重要性不斷增加。他又透露,目前東盟是中國出口的最大貿易夥伴,佔內地出口約16.5%,至於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中國。
在這些貿易走廊中,人民幣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由於人民幣利率相對較低,在香港亦有不少人民幣相關融資活動。余偉文表示,為滿足企業對人民幣貿易融資需求,金管局早前宣布推出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總額度為1,000億元人民幣。此外,在內地企業進行業務重組的過程當中,它們可以選擇在香港設立國際總部,從而管理該公司的國際業務及投資等事宜,而這將為香港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亦為香港銀行業帶來更多融資業務,推動香港經濟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