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細胞譜系設施副總指揮兼總工藝師陳捷凱透露,細胞譜系設施將建設繪製細胞譜系的自動化工程產線,建成數字孿生(利用數碼化技術模擬真實系統的創新科技)索引的細胞譜系資源庫。據悉,該設施產線的國產設備佔比80%以上,將突破生命科學高端儀器「卡脖子」困境,實現高端設備自主可控,包括細胞自動化分離培養設備、數字全息顯微鏡、高通量體電子顯微鏡、空間微流控設備、原位測序設備等。

建中國首個數字孿生細胞譜系資源庫

回望近代科學研究進程,科研範式經歷了實驗科學、理論科學、計算科學的迭代遞進,而隨着科研數據的爆炸式增長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被稱為「大數據科學」的新範式正在興起。

「以自研科學裝置為基礎,以譜系資源為核心,通過自主開發集成空間多組學技術,建設領先的細胞譜系研究設施。」陳捷凱說,通過系統性構建樣品預處理、樣品保活存儲、多組學分析與鑒定、數據呈現和譜系驗證的全流程自動化,形成標準化、高通量、高質量的細胞多組學研究平台,建成中國首個數字孿生索引的人類細胞譜系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