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香港特區政府積極發展低空經濟,推出「監管沙盒」無人機試驗計劃,於昨日公布首批38個試點項目名單,涵蓋緊急救援、物流配送、維修和安全檢查、監測、低空基建設施等不同應用範疇。中國移動香港聯同瑪嘉烈醫院及多間機構合作,提供低空醫療物流配送服務,以提升醫療服務效率。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低空經濟不僅衍生一系列產業,其應用場景亦非常廣闊,希望能在香港「飛得穩、飛得遠」,為市民帶來智慧生活的新體驗。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最快下月便有首批試點項目的無人機運作。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出席低空經濟「監管沙盒」啟動禮後,與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民航處處長廖志勇及其他嘉賓參觀展覽攤位。

特區政府共接獲由72個申請者提交的「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申請,經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審閱後,其中38項成為首批推展的試點項目,申請機構包括企業、大學/科研機構、公用事業機構以及政府部門。項目內容涵蓋緊急救援、物流配送、維修和安全檢查、監測、低空基建設施等多個領域及不同應用場景。

低空經濟「監管沙盒」啟動禮昨日上在香港科技大學舉行,李家超、陳美寶和民航處處長廖志勇及多位立法會議員主禮。他們參觀了多個試點項目在場設置的攤位,聽取項目的應用場景和特色介紹,部分試點項目機構更利用無人機進行示範。

指智慧天梯帶來天際機遇

李家超在啟動禮上致辭時表示,低空經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亦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範例。低空經濟不但可以衍生一系列產業,應用場景亦非常廣闊,潛力巨大,不單能夠提升城市管理和商業效率,更可以為市民帶來智慧生活的新體驗,成為經濟的新增長引擎。

他表示,香港正全力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將大力推動科研成果和企業力量連接起來,釋放低空經濟發展潛力,昨日啟動的「監管沙盒」,旨在讓低空經濟「飛得穩、飛得遠」。透過「監管沙盒」讓企業、學術界和政府部門等,以先行先試方式為低空經濟構建示範項目,為創新科技提供安全的試驗田和孵化器,訂出適合香港的低空經濟生態環境。昨日的啟動禮,代表低空經濟開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時代。「這時代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一道智慧天梯,為我們登高望遠,帶來天際機遇。」

項目下月推行半年後商運

陳美寶致辭時表示,部分試點項目下月起便推行,強調以安全為首要考慮,預計用半年時間收集各項數據,盡快開展第二階段計劃,「結合內地現時實際的運送經驗,以及結合香港創科,包括在安全、防禦的措施,大概會用六個月時間就希望可以完成第一階段試驗項目。隨着航線和基建措施配合,我們日後就可以將有關的試驗項目變成商業運作。」

先放寬載重限制再立新法

她表示,特區政府會放寬無人機的應用,運輸及物流局及民航處將向立法會申請修例,放寬《小型無人機令》載重限制,並讓民航處處長可以容許載重及載人航空器的試驗。

陳美寶其後在會見傳媒時表示,多個項目將可在下月左右在不同地方作試驗推行,例如中電透過無人機超視距進行電纜監測,從而減省人手、提高效率,以及提升安全及可靠性;部分沙盒項目在科學園和數碼港進行試驗,包括將物品或物資由園區配送至離島地區。「我們希望隨着航線和基建措施的配合,日後可以將有關試驗項目變成商業運作,惠及離島和偏遠地區居民的日常需要。」

她指出,是次試驗計劃有助試驗定點航線,以及升降的基礎設施,並希望透過人工智能、數據傳輸,在頂層設計儲存大量數據,「例如我們揀選的科學園,其中一個試點,首先會在園區多座大廈的上空進行配送,例如飲品、食品,但運載的物品不是最重要,我們最需要試驗整個配套,以及低空基建措施。在園區試驗後,下一步希望跨越城門河、吐露港至馬鞍山,這個是我們的願景。」

在修改相關法例方面,陳美寶表示會分兩步走:第一步是修訂《小型無人機令》,第二步是參考內地及世界就最新的先進低空飛行儀器會有新的國際標準,將之納入成為一條新的專屬法例。

AI實時蒐數據 巡電纜驗橋查山坡

無人機應用場景多樣化,其中人工智能初創公司Alpha AI的項目,利用無人機提供AI檢測服務,檢視建築、橋樑、基礎設施以至山坡等耗損情況;而中電則應用無人機檢視輸電塔和架空線路,實時收集數據和檢測故障位置,以加快評估和維修進度。

Alpha AI用無人機提供AI檢測,檢視建築、橋樑和山坡等耗損。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險區巡邏降成本保安全

Alpha AI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何進一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現行條例下,無人機須有操作員目視操控,監管沙盒計劃最大改變是放寬限制, 實現無人機無須人工看守便能自動飛行,從而提供自動檢測和巡邏等服務。

他表示曾與20多間不同機構包括物管公司、物流公司及政府部門等交流,了解不同需求,如物管公司平日要安排保安巡邏,不僅人力成本高,且在危險區域如山坡巡邏會存在風險,Alpha AI建設基站後使用無人機檢測,採用按月收費方式,可減輕人力負擔、降低成本並增加安全性。

例如颱風過後,利用自動無人機進行檢測、救援或運送等工作,暴雨前後或更短周期內進行檢測,通過對比分析實現預測性維護。

他估計一開始不可能完美實現所有自動化情景,因香港高樓密集,會令衛星信號接收受影響,減低無人機定位準確性,該公司已跟衛星導航公司合作,冀設無人機增強型地面控制基站。

電纜巡查效率升4倍

中電輸電及供電業務部高級總監張寶中表示,不少輸電塔和架空線路位處偏僻,工程人員需徒步巡查供電線路,中電的試點項目是應用無人機「超視距飛行」巡查,預計能將巡查效率提升約4倍,如人工巡線時,每隊平均最多巡視約5公里線路並進行相關測試,無人機超視距飛行則每日最少巡視20公里,且可迅速檢視廣大範圍並能近距離監測,精準測量溫度變化、局部放電等情況,在惡劣天氣道路封閉時亦能及時檢測獲取資料,檢測故障位置,加快評估和維修。

對於無人機經過建築物或民居時有安全考量,他建議政府採用風險為本原則,根據地區人口密集程度和安全措施制定安全飛行安排,以及能否放寬夜間飛行,這仍需與政府進一步探討。

運工具 方便消防輕裝救援

香港消防處行動支援及專業發展總區行動支援課助理消防區長(行動發展)王德輝表示,消防處參與沙盒已獲批使用兩台大型無人機,一個可以攜帶約30公斤工具,舉例一張拯救床約9公斤、一條200米拯救繩約15公斤,不再需要職員拿上山,可以直接由無人機吊上山,相比以往更直接高效地開展救援行動。

王德輝續稱,另一項目是在偏遠地區的消防局部署自動化無人機機場,用於監察山火密集區域,開展早夜偵查工作,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山火隱患,另一個就是避風塘船隻監測,以往避風塘船隻相關行動依賴行人報警,現在借助無人機擴展監測方式,希望實現早期預警。

科大展示噪音評估及手勢控制研究成果

香港科技大學今年初宣布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進行有關無人機應用的研究。科大空氣動力學和聲學實驗中心則研發無人機噪音評估系統,而科大鄭家純機器人研究所的團隊昨日亦展示自主無人機導航及手勢控制無人機的研究成果。

香港科大空氣動力學和聲學實驗中心研發無人機噪音評估系統。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午先參觀空氣動力學和聲學實驗中心,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研究助理教授周朋介紹,無人機飛行時會產生噪音,故團隊進行無人機低空飛行的噪音評估工作,包括在室內布置場景,模擬空曠環境下無人機發出的噪音,並安排無人機在場內飛行,檢測不同方向發出的噪音,並形成數據模型。

至於室外,亦布置空曠場地進行試驗,地面放置有7個收集無人機噪音數據的麥克風,而有關噪音測量和評估系統,能協助無人機製造團隊和企業,更好地優化無人機部件以及結構,降低無人機在城巿營運時產生的噪音。

記者隨後參觀科大鄭家純機器人研究所,團隊展示自主無人機導航,以及跨越使用手勢控制的無人機。團隊代表指出,隨着低空經濟愈發火熱,相信無人機飛行過程中需要避開高樓、樹木及地面障礙物等,今次展示的技術可以做到這點,相信可以令低空經濟活動更安全地進行。

中移動無人機配送藥品料快一半

中國移動香港聯同瑪嘉烈醫院及多間機構合作,提供低空醫療物流配送服務,藥品配送的即時性和樣品配送的穩定性提升50%以上,以提升醫療服務效率。

作為38個試點項目之一,中國移動香港DICT中心主管助理曾曉文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今次項目引入5G網絡、北斗衛星高精度定位、三維航圖、物聯網即時溫控箱等技術,利用無人機在醫院分散的大樓之間實現無接觸式配送文件、藥品、樣本等各類醫療物資,並提供約10個5G基站、9個高精度定位站,保障航路的通訊,解決過往醫院受限於地面地勢或交通狀況影響,以及夜間配送成本高等難題。

冀達至三方面效果

曾曉文期望通過項目的開展達到三方面效果,首先是協助醫療機構縮短藥物配送時間,節省地面運輸和人工成本,提升醫療服務效率,預期能將醫院藥品配送的即時性和樣品配送的穩定性提升50%以上。該公司並計劃與其他本地醫院溝通,拓展更多應用範疇,滿足醫療配送需求。

其次是探索低空醫療配送新模式,驗證無人機在香港應用於醫療配送的可行性;第三是驗證5G通訊技術、5G-A通感一體技術等多種技術聯合應用的可行性,為香港更多低空應用場景提供幫助,並結合內地成熟技術、本地實踐經驗和數據沉澱,為香港低空經濟標準制定和立法提供切實可行參考。

該公司DICT中心方案架構師彭超坦言,香港低空活動面臨「飛不遠、管不住、用不好」等問題,而低空經濟的發展會促使飛行控制從近距離向遠距離轉變,以及飛行環境從有限區域向多樣複雜區域拓展,故低空通訊網絡和感知網絡的建設尤為關鍵,須實現網聯化、智能化和感知化,為無人機提供通訊、導航、感知和監管等服務。

中移動香港上月已部署全港首個5G-A毫米波通感基站,成功驗證在香港空域環境下對無人機即時發現與跟蹤的能力,同時打造融合5G-A通感、遠程識別、即時動態定位等技術的低空能力平台,可應用於無人機非法入侵報警、無人機航線保護以及無人機跟蹤和導航,後續在次階段將增加測試強度,測試多台飛機飛入空域時的情況。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