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特朗普與普京的通話未成功推動俄方同意為期30天的臨時停火,特朗普競選期間多次聲稱「就任24小時內結束俄烏衝突」,至今遙遙無期。以色列周二大規模空襲加沙,巴以衝突停火協議也搖搖欲墜,《金融時報》形容,特朗普旨在和平結束衝突的外交努力幾乎都已破裂。

不了解衝突各方利益訴求

多名外交政策專家指出,特朗普的外交策略不斷變化。柏林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加布耶夫表示,在俄烏衝突問題上,特朗普急於達成和平協議彰顯外交成果,幾乎未有向俄羅斯施壓,卻不斷威脅烏克蘭,形成如今的局面並不意外。在巴以衝突中,特朗普政府剛剛啟動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的談判,便改變策略支持以色列襲擊加沙,中東局勢再陷動盪。

也有專家認為,特朗普的外交手段存在缺陷,不了解衝突各方的利益訴求,反而堅信僅憑一己之力就能改變局勢。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歐亞事務主任伯格曼稱,「透過談判結束衝突的流程非常複雜,需要巨大的耐心和創造力。特朗普政府顯然缺乏耐心。」美國國務院一名前高級官員批評,特朗普在貿易等領域對盟友步步緊迫,「他推動美國遠離盟友和夥伴,其實是削減美國的全球影響力,這樣自然無法在外交領域達成他想要的、利用美國影響力向各方施壓達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