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思科技為蘋果iPhone等供應前後玻璃蓋板、結構件等核心元件之餘,也是華為、三星、小米等品牌的合作廠商。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港股近期升勢凌厲,IPO也轉趨活躍。路透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已在深圳上市的內地手機屏幕製造商藍思科技,計劃月底提交香港上市申請,目標於7月完成上市,預計集資額料介乎10億至15億美元(約78億至117億港元)。

推進全球化戰略 增強競爭力

藍思科技目前A股市值近1,300億元人民幣,被市場人士視為「蘋果供應鏈龍頭」,為iPhone等供應前後玻璃蓋板、結構件等核心元件。同時,也是華為、三星、小米等品牌,以及國內外30多家車企的合作廠商。知情人士透露,公告確認發行的H股股數為不超過發行後總股本的7%,這考慮了超額發行等情況,預計會按照5%左右比例發行,上市時間預計為今年7、8月之間。

藍思日前的公告稱,擬赴港上市是為進一步推進公司的全球化戰略布局,提升國際品牌形象,並增強綜合競爭力。該公司早在2017年就投資成立越南藍思,另在墨西哥也投資汽車專案。目前該公司在東南亞、北美市場上都有投資,故該公司對資本需求亦顯著增加。

除藍思計劃赴港上市外,自今年2月以來,就有中偉、傑華特、三一重工、晶澳、東鵬飲料、紫光等多家A股相繼發布公告,宣布啟動赴港上市計劃。

財庫局:私有化退市對市場影響微

另外,特區政府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日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表示,過去5年,年均有21家公司因私有化退市,佔上市公司總數不足1%,同期在港交所新上市的公司數量則為年均118家。私有化退市對整體市場影響並不顯著。

據公布,2024年按照除牌程序予以取消在香港上市地位或私有化退市的公司分別為32家及16家,相關公司的市值分別約177億元和1,226億元。

許正宇表示,香港作為與國際接軌的證券市場,證監會和港交所將繼續根據相關規定,提供公平和透明的收購和私有化機制,便利上市公司根據其自身營運需要,為公司發展選擇不同路徑。

他指出,政府正聯同證監會和港交所就證券市場不同範疇推動改革,落實一系列優化措施,以匯聚更多企業和投資者來港參與投融資活動,為香港市場注入活力,提升流動性。

去年香港位居全球四大新股市場之一,共71家企業在港上市,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超過870億元,同比增長近九成。截至今年2月,港交所正處理超過100宗上市申請,企業對香港證券市場信心正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