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成立典禮昨日舉行,該聯盟主席暨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莊子雄表示,期待與「政、產、學、研、投」攜手,發掘香港新增長點。推動香港工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是香港實現經濟轉型的重要行動,各界期待新型工業發展聯盟,大膽創新,更好匯聚「政、產、學、研、投」力量,推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更好對接,並大力度推進與灣區內地城市的產學研等對接、融合,為香港新型工業化賦能,助力香港經濟加快轉型。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明確提出,要推動科技產業發展,實現香港新型工業化。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推動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旨在匯聚社會各方人才和資源,整合力量,為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創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利環境。目前國家上下高度重視創新科技發展,人工智能熱潮席捲神州,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既加快落實施政報告施政舉措,更為香港新型工業化推進注入動能。
香港新型工業化,強調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創新科技,賦能傳統製造業、向高端及高科技製造業轉型,另發展軟件設計、開發、檢測測試等系列新的工序,亦屬新型工業化發展方向。政府通過「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支持本地生產商轉向智能製造,截至去年12月已支持90多條生產線、涉及3.65億元資助;政府去年9月推出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為從事策略性產業的企業在港設立的新智能生產設施提供配對資助,這些舉措皆有力推進了香港新型工業化的進程。
應該看到,當前香港推進新型工業化,既面臨世界高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的壓力,在本港亦面臨資金、土地供給的瓶頸等,已有多位立法會議員提出,政府應推進在新田科技城(包括港深創科園)為創科企業、中試轉化基地建設等,提供土地供給創新安排等。各界期待新成立的新型工業化發展聯盟,能在打通「政、產、學、研、投」合作障礙、力促創新鏈和產業鏈更好對接上,大膽推動政策創新、制度創新,加快本港新型工業化的推進步伐。
推進香港資本與創新同「灣區智造」融合發展、協助內地科企「走出去」,亦是各界對新型工業化發展聯盟的期待。廣東高端製造業活力強勁,力促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大力發展低空經濟等,昨日廣東再提出建設教育強省的「八大工程」,包括職業教育創新工程、高等教育創新工程、教育對外開放工程等,其中高等教育強調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布局建置一批基礎研究卓越中心與基礎學科研究中心,教育對外開放工程提出加強粵港澳合作,共建共享大科學裝置,共擔科研計劃、共享科研成果等,這都值得香港借鑒,並主動對接,形成灣區「政、產、學、研、投」融合發展優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