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殷考玲)內地大力拓展新質生產力及成為全球創新策源地,也大大激勵香港企業對未來的營商信心。羅兵咸永道發布的最新調研《第28期全球CEO調研中國報告:重塑商業模式,賦能新質路徑》顯示,雖然短期的挑戰不容忽視,38%香港CEO對未來1年的業務增長前景仍保持樂觀,與全球持平;81%香港CEO對其未來3年的業務增長前景表示有信心,顯示出他們對長期發展抱有積極預期。

受內地宏觀經濟政策激勵

羅兵咸永道中國公共事務主管合夥人周星昨日指出,38%香港CEO對未來1年的業務增長前景抱有信心,這種信心來自多方面,包括對中國及全球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預期、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有效激勵,以及企業全球化布局的推進。同時,經過過去多年的數智化實踐積累,中國正成為全球創新策源地,吸引全球頂尖跨國企業將中國作為前沿研發的核心陣地。而香港作為連接內地和全球市場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已準備好在今年重振市場活力,並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報告又顯示,香港CEO對企業的長期生存能力愈來愈有信心,僅有45%認為如果企業繼續按照當前的發展軌跡前進,可能會在10年內面臨生存挑戰,這一比例較2024年的71%顯著下降。這與CEO對國家中期至長期營商環境不斷增強的信心相一致。隨着國家轉向以新質生產力為特徵的高質量發展,電動汽車、AI模型、機器人和先進製造等戰略新興產業的表現尤為突出。

羅兵咸永道中國市場主管合夥人王崧則指出,全球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CEO們需要對公司創造、交付和獲取價值的方式實施變革。在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下,近兩年來中國在生產要素提升、商業模式轉型和產業鏈智能重塑方面均表現出區別於傳統工業化國家的商業進化路徑,也為全球商界在中國的投資和發展開拓新機遇,凸顯了中國市場在全球經濟轉型期的新優勢。

內企及港企已普遍應用AI

報告又發現,多數內地和香港的CEO都堅定地致力於加速企業重塑,他們在過去五年中至少實施一項重大舉措,包括投資GenAI,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機遇和威脅,以及重塑其營運和商業模式等,以新的方式創造價值。

此外,他們在AI方面發展迅速,該報告發現,隨着AI在全球範圍內被廣泛接受且速度驚人,有49%內地CEO和67%香港CEO對將AI融入其核心流程表現出較高的信任度,而全球CEO的這一比例僅為33%。這種信任對於充分發揮AI技術的潛力並在組織內推動創新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