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俊明 廣州報道)目前中國生產製造全球約70%的玩具,而廣東是中國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基地。廣東省玩具協會會長陳黃漫在廣州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港資玩具企業在廣東玩具產業中至今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不少港資企業亦加速智能化發展,將傳統的製造模式與新興科技相結合,越來越多的智能玩具引領新潮流。他稱,科技創新不斷賦能「智能製造」產業,今年春節後,受國產AI大模型DeepSeek帶動,市場上更興起AI玩具熱潮;而《哪吒2 》熱播,亦持續推動潮流玩具市場的火熱。
「中國玩具最初是以代工起步,加工貿易曾是中國玩具出口最主要的貿易形式。但隨着玩具企業逐漸重視品牌在海外的影響力,目前中國大多數玩具是以自主品牌出口,『品牌出海』逐漸成為眾多品牌拓展海外市場的新模式。」陳黃漫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國玩具品牌在海外開設品牌旗艦店,以及通過參加展覽會、入駐當地零售終端等形式擴大品牌知名度。
技術水平領先行業 自主品牌創新
「港資玩具企業近年也加快轉型升級,包括創建自主品牌,在生產環節提升自動化水平,同時將新科技融入研發。」陳黃漫說,近年不少港資企業開始自主創新開發產品,大力開拓內地市場,像銀輝的遙控玩具、美馳圖的車模在內地市場就很有知名度。同時,包括港資企業在內的中國玩具企業目前已布局AI(人工智能)玩具領域,也已有專門聚焦AI玩具的企業誕生。
AI技術越來越多融入玩具產業發展。譬如,AI技術應用到玩具產品上,能令產品更加豐富多彩;也便利設計師生成創新設計產品,從而提高設計的準確性和效率;還運用到生產技術和管理上,有效提升生產效率。陳黃漫表示,廣東玩具產業鏈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最完善的玩具製造產業鏈,與在粵的許多生產企業尤其是規模企業廣泛應用智能化生產管理有很大關係。
目前不少港資玩具企業的生產規模、設備和技術水平等領先行業,生產包括電子遙控、語音聲控等技術含量高的玩具。而少年兒童喜愛的玩具像「芭比娃娃」「變形金剛」「奧特曼」等,基本都由在廣東的港資企業生產。港企恒邦企業公司吳經理表示,近年加強開拓內地市場,現時自主品牌玩具內銷與外貿市場已各佔一半;設計了新型玩具槍以及各種新潮禮品公仔,備受內地家庭歡迎。
成人與兒童潮玩市場規模相媲美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春節以來,隨着《哪吒之魔童鬧海》爆火,相關衍生玩具銷售火爆。「這一現象再次證明了玩具的受眾不只有年輕人,也展現了潮流玩具市場的火熱。」陳黃漫指出,潮玩滿足的是消費者想要擁有喜歡的IP文化的情緒需求,如今已成為玩具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市場規模逐漸可與兒童玩具市場規模媲美。
數據顯示,中國潮玩經濟去年以來新增註冊企業約1.3萬餘家,預計2026年零售額將突破1,100億元人民幣。陳黃漫透露,廣東省玩具協會已成立潮玩分會,即將於4月7日揭幕的第37屆國際玩具及潮玩(深圳)展覽會也將新增「潮玩館」,集中展示潮流及收藏玩具、毛絨玩具,凸顯潮流元素、創意設計及新品類,屆時有超過10家潮玩參展商將在展會首次發布眾多新品潮玩。
廣州萌趣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子誠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該企業瞄準「潮玩」品牌,將產品定位為「大朋友的玩具」,以產品品類創新為核心力爭「出圈」,像靜態場景手辦「微盒」、迷你尺寸多玩法「萌趣豆」、搪膠毛絨、可動潮玩「萌動樂」等,都屬於品類創新。該企業近年加快拓展海外市場,目前海外銷售份額比例佔約30%,力爭明年增至50%左右。
數據看玩具產業發展與新趨勢
●中國玩具去年實現出口額398.7億美元,其中廣東佔37%以上。目前中國生產製造全球約70%的玩具,而廣東是中國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基地。
●去年中國通過加工貿易實現玩具出口額近34.8億美元,佔總出口額比例僅近8.7%;而以自主品牌為主的一般貿易實現出口額近261.2億美元,佔總出口額的比例逾65.5%。
●去年全球AI玩具市場規模已達181億美元;預計到2033年,該領域全球市場規模將增長至600億美元,其中亞洲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截至今年2月,中國現存在、存續狀態的潮玩經濟相關企業超4.9萬家,其中去年以來新增註冊企業約1.3萬餘家。預計2022年至2026年間複合年均增長率將達24%,2026年零售額將突破1,100億元人民幣。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