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區政府於2023年就俗稱「太空卡」的電話儲值卡全面實施實名登記制度,所有本地電話卡需登記用戶身份資料。香港文匯報記者早前在電話卡商販林立的深水埗鴨寮街,直擊有人利用政策漏洞,使用自己及家人身份進行實名登記申請電話卡,再轉售牟利。這些已完成實名登記的電話卡,售價一般較未登記的電話卡貴近10倍。據悉,由於市面上的電訊商多達29間,而現行法例規定每名市民在每間電訊商最多可登記10張電話卡,換言之每人最多可獲290張不同電訊商的電話卡,賣家中途取消登記又能騰出名額再申請,再出售牟利,無限流轉經營,恐令實名登記制度破功。●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
深水埗鴨寮街有幾十個電話卡檔口,出售的電話卡林林總總。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採訪,先後向數十間檔販查詢有否無須實名登記的電話卡出售,大多數商販都搖頭稱:「無!」只有零星電話卡檔口暗地裏出售已通過實名登記的電話卡。
一年85G數據 售300元
在一個檔口,當記者壓低聲線詢問時,檔主阿叔一邊埋頭整理櫉櫃,一邊輕聲回答道:「300蚊一張,一年任用85G數據、2,000分鐘通話。」記者追問:「可以打電話?」阿叔即稱:「當然,用完數據仲可以去便利店增值。」說畢他打開玻璃櫃,取出一張包裝完整的電話卡說,「已經登記過,付錢他人代為登記的。」
記者佯裝有意購買,詢問存貨量。阿叔掏出三張售價300元的卡,以及一張售價250元的卡,他說:「這張(250元的)便宜小小,數據較少;那張貴一點,較多數據。買少見少,好難搵人登記的。」
檔主割愛 叫價400元
記者隨後又向另外幾檔了解,其中一檔也有售,但檔主阿姐表示:「要等到今日下午四五點才有貨到。」記者遂按時再上前詢問,只見阿姐從自己的手機中抽出一張電話卡,報價400元一張,「你至少要增值100元才能使用數據。」
記者對她將自用的電話卡割愛感錯愕,遂問:「不是要即時啟用的嗎?」對方淡淡然說: 「係吖,今日才啟用,唔啟用就用唔到。」她稱,有效期一年,「總之要充值就過來找我,我幫你充,你自己充唔到。」當記者追問這些卡的來源時,阿姐猶豫片刻,壓低聲線說:「係用我屋企人(身份)登記嘅。」
據悉,這些違規電話卡的賣家,以自己或家人身份登記,利用現行機制允許每名市民在每間電訊商最多可登記10張的漏洞,在全港29間電訊商登記共數百張卡,然後以高價轉售,一張卡售價高達250元至400元,比未登記的電話卡貴最多近10倍。更令人擔憂的是,登記人可以隨時向電訊商取消登記,買家「得卡無所用」,但購買屬他人登記的電話卡本身就不合法,惟有吃啞巴虧。
電訊商抽查 遭停卡
一名自由職業的市場調查員,需要頻繁打電話聯繫調查對象。為了保護身份,該調查員過去常購買無須自己實名登記的電話卡。他向記者表示市面上要找這類電話卡並不難,只是價格較高,且未必能盡用整個有效期,「我有一張電話卡使用大半年後,突然收到電訊商發出#SIMREG的抽查短信,要求我進行身份認證,但我根本唔識登記人,核實唔到,走去問當初賣給我的檔主,他竟說:『賣咗就唔關我事,點知政府會抽查!』電話卡最後就被終止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