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梁熙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電話卡實名登記制的核心目標是打擊非法活動,但目前特區政府對個人的電話卡登記數量過於寬鬆,「每人每間電訊商最多可登記10張,全港有29間大大小小的電訊商,即每人最多可登記290張;取消之前已登記的,又能騰出名額,再申請新的電話卡」,令部分商販能鑽空子。有資訊科技專家建議,加快普及智方便App,並規定電話卡必須要以智方便App登記。

梁熙認為,現行實名制存在漏洞,例如境外護照也可用於登記儲值卡,導致不法分子租用或購買境外證件進行登記。他建議引入人面識別技術,核實驗證登記人身份,確保登記人為本人,從而提高實名制的有效性。另可效法其他地區建立中央系統,讓市民可查詢自己名下所有電訊商的電話卡數量。市民通過該系統「若發現異常,被人盜用身份登記,可及時舉報」。特區政府亦應加強調查和放蛇行動,嚴懲違法商家。

智慧城市聯盟資訊科技管理委員會主席龐博文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除了以個人名義登記「太空卡」再轉售,更有詐騙集團利用空殼公司登記大量「太空卡」,但根據現行法例規定,每間公司最多可向每間電訊商登記25張「太空卡」,「萬一被控告,他們通常以業務需求、客服需要來開脫。」

此外,也有公司大量登記這類電話卡賣給Cold Calll(隨機致電)服務公司,用於大規模撥打電話,「Cold Call公司過往常常為商業推銷而提供服務,而如今cold call還能被詐騙集團利用。」

龐博文指出,有詐騙集團利用技術和法例的漏洞進行非法活動,故特區政府規管不單要限制登記「太空卡」數量,更要對電話轉撥服務商、Cold Call等服務提供者加刑責,不能一句「不清楚」就能撇清和詐騙集團的關係。

他提到,特區政府已研究使用智方便App進行身份認證的功能,但普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還有很多人沒有安裝或沒有使用智方便App。展望未來,eSIM卡(即非實體電話卡)有望彌補目前實名制登記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