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特朗普毫不諱言他目前進行的改革重大,過渡期中有可能出現衰退亦在所不惜。這樣一來,大家馬上聯想到股市中不只高估值的科技股出事,可能其他以傳統舊經濟為主的股份,亦會受到牽連。
正因如此,投資者應小心管理風險,特別是不同組合和倉位之間,大家未必想像到的,可能都是正相關。比方說,長期而言股債其實輕微正相關,同樣地,金價在過去十多年來其實是逐利多於避險,與美股亦是正相關。
美聯儲進退維艱
特朗普接受傳媒訪問時的這番言論,以其「辦大事」的作風,不單沒有在乎美股如何,就算美國出現衰退,作為過渡階段的情況亦有可能。
對於這個可能性,白宮官員馬上斷言否認,但他們要知道自己的斤両所在,特朗普說一句,即使轉眼間可以改完又改,但特朗普就是特朗普,其他官員根本無可奈何。
如此一來,以環球宏觀多元資產配置而言,美股跌勢並不能喘定,自不待言,反正當局連起碼的出口術安撫人心亦不打算做。
更何況,衰退這一回事可大可小。雖然在經濟周期中,總有衰退不是什麼天大問題,但起碼過去一段時間,美聯儲就是以各種手段,盡可能延長經濟增長期而力保不失。不要失業增加,更不要經濟負增長云云。
然而,基於貿易戰,全球經貿關係大打折扣。生意做少了,收入減少了,消費又貴了,如今通脹和衰退一齊來的話,便是滯脹。屆時美聯儲如何是好,減息不減息?可想而知是進退維艱。
短期宜分散風險
投資者應盡量分散風險,太集中美股已是目前全球最大系統性風險。面對近期美股的跌勢,更突顯出分散風險的重要。短期而言,不純然是市場流行的「東升西降」的說法,即使歐洲股市,短期的上升動力亦比美股為佳。這就可以說明,關鍵是之前漲得多的如今換了別的地方漲升,僅此而已。
但即使只是簡單如此,從全球股市股指的均值回歸而言,已經有重大意義。在過去一段頗長時間裏,即打從金融海嘯至今,受惠於量寬和超低息,美股領漲居多,其他股市也受惠,個別股市則明顯落後。隨着這個趨勢為時愈長,在或然率上,便愈來愈有可能逆轉,由原本明顯落後的,重新出現較大的升幅。
全球經濟增長料放慢
當然,目前的形態,不純然是均值回歸的故事,尤其觸發點是全球經貿關係,在貿易戰中明顯受到挑戰,全球各地企業的盈利增長,以至消費者的實質好處,都有負面影響。
簡言之,自由貿易本來是大家自願交易而來,各蒙其利。如今把它逆轉,自然是大家都不能受惠,甚至有所損失。以此觀之,系統性風險當然要包括全球經濟增長放慢。(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