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 立法會議員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
全國兩會已勝利閉幕。國務院總理李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創科領域着墨甚多,包括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今年是人類進入人工智能時代的關鍵一年,中美都在人工智能領域大力投入、展開競爭。中國憑藉制度優勢,在創新科技方面異軍突起,尤其是民營企業紛紛脫穎而出。創新科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中央持續加強基礎研究,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及應用,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並透過加強國際科技合作,積極參與全球科技治理,不斷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香港須把握機遇,積極響應中央號召,着力培育新興產業,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貢獻更多力量。
今年以來中國創新科技全球矚目,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電玩遊戲《黑神話:悟空》、3D動畫《哪吒2》等創科產品和技術橫空出世,享譽全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優化全國算力資源布局」,對此香港可運用既有優勢,助力國家創科產業進一步發展。
推動大灣區「低空經濟」融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壯大「低空經濟」新興產業,香港可緊抓這個機遇。特區政府正積極探討「低空經濟」發展,但現階段只聚焦在本地應用,未來本港應與內地,特別是大灣區內地城市攜手合力,制定三維跨境規劃,推動大灣區「低空經濟」融合。
「低空經濟」能有效拉動基建、製造業等需求,其管理系統又能推動通訊科技、人工智能和數字產業等發展。特區政府去年成立了「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制訂相關的發展策略和跨部門行動計劃,先以應用項目為起動,設定特定應用場地推動項目,並制訂法規及建設體系,研究部署基礎設備和網絡。此外,特區政府亦開展了監管沙盒試點項目。既然大灣區內多個城市銳意以激活低空空域作為新經濟生產要素,香港必須協調灣區跨境低空規劃和管理,促進灣區內低空經濟融合發展。
促公私營機構應用人工智能
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製造裝備。
特區政府對「人工智能+」同樣非常重視。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以促進人工智能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就香港人工智能發展,筆者建議特區政府撥資源制定《AI+策略》,針對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積極地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在過程中,DeepSeek技術可大派用場,對港版ChatGPT(即HKGAI)進行持續優化,提升其運作效率,並廣泛應用於公務領域,例如引入「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作為虛擬助理。
在創科創業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獨角獸企業」是指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已達10億美元以上,又未在股票市場上市的科技創業公司;而「瞪羚企業」是指高速增長且創造了大量新增就業崗位的中小型企業。去年特區政府的施政報告宣布設立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系統性建設創科產業生態圈,香港未來可進一步發揮自身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支持內地「獨角獸」及「瞪羚企業」「走出去」、國際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