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外交主題記者會上,就談及有關特朗普上任後的中美關係時表示,任何國家都不要幻想可以一邊打壓中國,一邊同中國發展良好關係;並引用《孟子》名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直指「美國應該覆盤一下,美方這些年從關稅戰、貿易戰中得到了什麼?貿易逆差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製造業的競爭力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通脹是好轉了,還是惡化了?民眾的生活變好了,還是變糟了?」王毅外長強調,「中美經貿關係是相互的、對等的。如果選擇合作,將能實現互利共贏;如果一味施壓,中方必將堅決反制。」
王毅外長的連續反問,字字珠璣。
既有美國政經遊戲規則已瓦解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有句名言「笨蛋,關鍵是經濟!(It's economy, stupid))」這句話簡潔有力,成功抓住了選民的心,當選美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之一。克林頓認為,經濟是國家發展的基礎,是解決其他社會問題的關鍵。每到總統大選,選民首先都會跟隨美國經濟的大環境作出決定。如經濟蓬勃向上,當時在位的總統或是他所在的政黨便得勢當選;若經濟不景氣,民心則求變,就會另作選擇,把票投給反對黨以及新來的挑戰者。
2012年,時任民主黨美國總統奧巴馬以較大優勢連任,當年美國的 GDP約16.3 萬億美元,到2016年任滿時,又增長了15%。按理2016年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佔盡天時地利,奈何發生「電郵門」等事件,令「黑馬」特朗普勝出。特朗普在任期間,從2016年至2020年,美國的GDP增長了13%,到2020年任滿選舉時,美國經濟依然良好,但特朗普的總票數卻輸給了拜登。所以選舉結果公布後,特朗普陣營一直大喊對手「使壞舞弊」,然而最終聯邦法院判定拜登勝選。拜登在任期間,美國GDP從2020年的21.3 萬億美元,飆升到2024年的27.6萬億美元,增長了30%,經濟形勢也是向好。結果2024年的大選,民主黨卻輸得一塌糊塗。美國選民選擇把特朗普重新「送回」白宮,這是否意味着「選舉看經濟」的原則不再靈驗?
美國百姓不能從經濟增長中受惠
非也。原來雖然美國近年經濟持續向好,股票市場節節上升,但賺錢的永遠只是華爾街和加州硅谷。美國老百姓,實則飽受失業和通貨膨脹的雙重打擊,叫苦連天。
美國社會嚴重兩極化,貧富差距懸殊。二三十年前開始,美國推廣全球化、去工業化,貧富差距日益嚴重。最富有的1%人群掌控36.2萬億美元的財富,相當於底層60%家庭財富的總和。同時由於追逐廉價勞動力和低成本生產原料,美國的大企業紛紛把製造業從本土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謀取巨利,導致美國製造業空心化,藍領工人失業無數。
美國工會,特別是人數最多的汽車工人聯合工會(UAWA),本來是美國民主黨的「鐵粉」,2024年卻一股腦將票投向特朗普,就是被特朗普的競選口號打動,希望特朗普上台兌現承諾,把製造業帶返美國。特朗普另一群忠實「鐵粉」,是美國中部和中西部的農民。因為農產品大宗買賣是國際貿易中最常用來跟對手國家談判的籌碼,最容易受關稅、外貿逆順差和全球地緣政治影響。所以美國農民日子也不好過,時時得看聯邦政府的臉色過活。
美打壓別國無助重振百業
近年美股市場中長升長有的股份,始終是「美國科技七姐妹」:微軟、蘋果、英偉達、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Meta和特斯拉。這七家公司是美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的負責人去年大選全部轉投特朗普,今年全數列席特朗普的總統就職典禮,且全部被安排在前排的當眼位置。反觀美股市的實業股,如製造業、零售百貨及銷售業、汽車工業等,持續凋零,一蹶不振。
回到王毅外長提出的問題,正正點出如今特朗普面臨兩難困境:一是若為回饋選民投票、兌現選舉承諾,要讓工人重新就業,要讓基層人民日子好過,就要壓低通貨膨脹,但特朗普大加貨物進口關稅,只會導致物價繼續上揚,通貨膨脹加劇。中國是美國日用品進口的主要來源,特朗普如果不跟中國保持良好經貿關係,對華打貿易戰、關稅戰,搞單邊主義,中美雙邊貿易問題如何商談?美國民眾生活不好過,特朗普的選民基礎是否仍堅定不動搖?
二是為回報華爾街高科技股的金主們, 特朗普不斷打壓阻撓中國科技自主發展,卡脖子、使手段,抹黑潑髒水,無所不用其極,企圖以技術封鎖來維護美國的科技霸主地位。
但是,正如王毅外長所指:「無論是航天科技,還是芯片製造,外部施加的無理打壓從未停歇過。但哪裏有封鎖,哪裏就有突圍;哪裏有打壓,哪裏就有創新;暴風雨最猛烈的地方,恰恰是『哪吒鬧海』、『一飛沖天』的舞台。中國有句古詩說得好,『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小院高牆擋不住創新思維,脫鈎斷鏈最終將孤立自己。」
中國古語有云:「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一切科技進步發展帶來的「金山銀山」,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例如最近橫空出世的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其在各領域的融合應用,集成一類或多類AI技術,吸引大量全球開發者參與生態建設,衍生出醫療、法律等成百上千個垂直版本,惠及多項民生領域,推動中國及世界產業升級轉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多種形式深刻影響和重塑人類社會。
反觀特朗普政府進行的各種操作,目的卻是為了維持科企巨頭的壟斷利益,不是鼓勵他們變革求新,以科技使廣大民眾分享更多發展利益,最終觸發市場焦慮,內部政爭加劇,美國民心分化。
治國理政須堅持以老百姓的根本利益為依歸,才是「治國有常,利民為本 」,這是特朗普應該明白的道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