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會提供逾2000個創新科技就業機會,現場人頭湧湧。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畢業生李先生
●港漂胡小姐

香港特區政府致力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去年的施政報告便提出多項措施以培訓創科人才。香港生產力局昨日舉辦首屆「新質生產力」人才招聘會2025,超過40間國際、內地及本地知名企業參與,包括阿里巴巴、華為、NEC、國泰、中電、恒生銀行等,為求職者提供逾2,000個創新科技就業機會。有企業代表表示,香港這幾年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速度較快,尤其數據跨境流通政策令香港更加成為一個數據樞紐,期望招聘到數十位與數據要素領域工作相關的技術人才。有內地港生直言,香港的工作環境較其他地方更包容,故畢業後希望留港工作。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阿里巴巴華為國泰等參展

是次招聘會提供各種與創新科技有關就業機會,熱門工作職位包括解決方案架構師、數據工程師、系統營運主任、數碼營銷主任等,以及各機構的實習生、管理培訓生招募等。

同場並舉辦多場職業講座,涵蓋低空經濟、航空業、面試技巧等,讓求職者對有關範疇能夠有更多的了解,另設有AI面試測試,為求職者即場分析其面試的強弱項。

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招聘會現場所見,不少求職者在會場內了解相關崗位資訊或與企業代表交流,其中不乏年輕面孔,包括仍在學的大學生,以及準備投入職場的畢業生。

香港華為國際有限公司副行政總裁黃家恆對香港文匯報表示,香港這幾年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速度較快,令人鼓舞,特別是在數據方面,一些數據跨境流通政策令香港更加成為一個數據樞紐。今次希望招聘到數十位與數據要素領域工作相關的技術人才在香港工作,例如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方面,招聘職位包括項目經理、軟體工程師,公司亦有提供一些相關課程培訓。

他強調,數據要素是整個發展新質生產力內的重要元素,希望更多年輕人才加入行業,助力香港建設新一輪的數字基礎設施,例如最新的物聯網、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等,以幫助香港加快建設智慧城市及數字經濟。

勞工處設攤位宣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勞工處昨日亦在招聘會設攤位,介紹「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企業聘請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巿工作。勞工處大灣區青年就業科勞工事務主任張佩芳表示,今年初優化計劃,包括放寬至29歲或以下及持副學位或以上學歷人士參與,並上調參與企業津貼,有一定吸引力,求職者增加,現時有逾1,000個職位空缺,相信未來續有更多企業參與。

就讀電子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李先生到場尋找心儀崗位,期望可以找到與電子工程和研發相關的職位。他認為昨日的招聘會有不少企業參與,提供了很多工作機會,包括IT、科技類別。

被問及理想薪酬與待遇,他表示不會要求太高,由於自己剛畢業,故以學習及累積經驗為先。

今次招聘會有不少內地和國際的企業參與,李先生表示若有機會,會視乎環境及待遇,不排斥到內地或海外工作。事實上,他曾到台灣地區和日本升學,有獨自在外地生活的經驗,但由於家人及朋友在香港,自己會盡量考慮留在香港的工作。

正在港就讀健康管理碩士課程的內地學生胡小姐表示,目標是找到健康、醫療方面相關工作,但是次招聘會較多提供科技、電子工程、計算機等相關職位,幸發現數個有興趣參與的管培生計劃,這些計劃不限制報名人士就讀的專業,「都希望從零開始學習一個新的領域。」

胡小姐表示,畢業後期望留在香港工作,認為香港的工作環境較其他地方更包容,如香港的公司不會要求求職者有工作經驗,亦無須求職者有很好的學歷背景,甚至不用專業對口,平等對待所有的求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