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內地與香港的融合發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議題,是港區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莫華倫今年的提案就聚焦深港兩地在文化藝術領域的協同發展。
莫華倫作客《大文會客廳》時表示,今次提案提出包括構建國家級深港文化合作示範區,希望以前海載體,以音樂文化藝術為紐帶,構建「國家所需、灣區所向、深港所長」的文化融合發展示範項目,助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從之前港星、香港導演北上拍片,到香港的演出團體到內地演出,香港和內地的的文化交流由來已久。而去年內地舞劇《詠春》到港演出反應熱烈,更是兩地文化融合的成功案例。莫華倫表示,地緣上的貼近性是兩地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 「前海和香港非常近,從香港文化中心開車到前海,半個小時就到了。」
在今年全國兩會前,莫華倫曾到深圳前海調研,他認為前海演出場地數量較香港充足,兩地能夠實現資源優勢互補——比如可以兩地聯合製作,在香港和深圳兩地演出,這樣在檔期安排等方面都可以更加靈活。
談AI發展 「永遠無法取代人類」
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是今年兩會的熱詞之一。莫華倫在今年兩會上還特別關注關於探索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技術與歌劇表演的融合,推出數字化沉浸式歌劇體驗項目的內容。在他看來,所有高科技的發展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但時代在發展,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至於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人工智能(AI)等技術如何與舞台藝術結合,莫華倫認為,不僅「絕對可以呈現」,同時會非常有意思。他舉例說,春節以來爆火的《哪吒2》就運用了很多新的科技。
莫華倫稱,自己對新技術的應用持開放態度,但他強調,人工智能始終只是工具,「AI永遠不會創造東西,只有人類才可以做『創造』的事情。」他表示,無論哪個行業,都可以好好利用AI的長處,而不是完全依賴AI,更無需擔心被AI取代。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沐晚北京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