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是說周武王的弟弟姬旦吃飯的時候也要辦公事,毛澤東說︰「周公確有吐握之勞。」以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餐三吐哺」的美德讚美周恩來總理。每年1月8日、3月5日分別是周恩來的忌日和誕辰,他此生沒有兒女,連骨灰都沒有留下,但會有很多人不忘紀念這位人民的好總理。

建國後,中央決定把大門打開,走向世界。1954年周恩來提出:「原想再關一年的門,現在看來是關不了的!」毛澤東肯定地說:「關不住,不能關,而且必須走出去。」中國決定參加4月中旬在印尼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

代表團如何抵達印尼,是周恩來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當時,中國沒有遠程飛機,同我國建交的亞洲國家中只有印度有這種飛機。經過縝密考慮,周恩來決定乘坐印度「克什米爾公主號」前往印尼。4月11日「克什米爾公主號」準時從香港起飛,5小時後在空中爆炸,11名乘客全部遇難,他們是參與萬隆會議的中方代表團人員,而暗殺的中心目標是周恩來。周總理因剛剛做完闌尾炎手術,又應緬甸總理烏努邀請取道緬甸仰光,前往萬隆參加會議,沒有上這架飛機。

這起震驚世界的空難,是台灣保密局精心策劃,憑藉多年來對周總理的了解,只要周總理出現在會場,必定會颳起一陣「周旋風」,不想讓他成行。炸藥叫做TNT,是一種高科技產品,由美國中央情報局提供給台灣情報網使用。為了應付機場安檢,台灣特工將它做成牙膏模樣,帶入香港。安裝炸彈的是一個香港啟德機場清潔工,是個爛賭仔,在50萬港元的重賞下,接下暗殺任務。

周總理突發闌尾炎在昆明治病,得知飛機爆炸的消息十分悲痛,一夜未眠,給鄧穎超寫下了那封著名的昆明回信。「收閱你的來信,感謝你的好意和諍言,這次教訓後,我定當更加謹慎努力,一切都將從更多方面考慮,經過眾人商議再行決策,文仗如武仗,定當有危險……」他表示一定要去萬隆參加會議,不能被敵人嚇倒。

國民黨特務不甘心,又在雅加達組織了28人敢死隊,再次謀殺周恩來,成員是國民黨逃亡在印尼的中下級軍官,他們每人領到無聲手槍一支,印尼盾20萬盾,事成之後每人加發20萬盾,打中周恩來的加發40萬盾。但在印尼警方和中國隨行人員的保護下,未能得逞。

萬隆會議召開了,周總理不卑不亢,有禮有節,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的,並非吵架的,是來求同,而非存異的!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5項原則,得到參會國家的一致認同,時至今日這個原則還適用於國際交往準則。

這起有預謀的、全過程發生在香港、錯綜複雜的暗殺事件,已經被拍攝為電影《克什米爾公主號》,不久之後將會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