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 本周六就是三八婦女節。勞聯今日(6日)公布《香港婦女健康狀況調查研究》結果,在660位受訪婦女中,有逾三成受訪婦女一星期內間中或常常面對抑鬱及壓力問題;67%均表示有診斷患上婦女疾病,較多婦女來經時多會有頭痛頭暈等症狀,但又忍痛返工。勞聯認為,政府應加強對婦女的情緒健康支援;並建議政府鼓勵私人企業/社福機構推行「月事假」,以盡量減低對勞資雙方的影響。
調查在今年1至2月進行,以了解婦女對自身情緒健康、心身健康、婦女服務方面的認知情況。結果發現,在不同程度抑鬱及壓力問題表現上,育有在學子女的婦女比例較多,平均達六成,另外有六成半至七成半的受訪者因家庭或工作關係,分別導致情緒、思想及行為上產生各種負面影響。
調查又發現,67%婦女均表示有診斷患上婦女疾病,即是3人之中就有2人;其中以經痛/月經失調為最多(26.8%),其次為子宮肌瘤/子宮脫垂/子宮內膜移位(16%)。診斷患上婦女疾病,其中以36-45歲及46-55歲的比例最高,分別為31.5%及33.8%。而面對身體不適,近三成受訪者選擇自行服用中或西成藥,甚至不求醫。
調查報告亦顯示,較多婦女會面對經痛或月經失調問題,月事來潮時均會有腹背疼痛、頭痛、頭暈,甚至嘔吐等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現,此時應需適當的休養,但又無可選擇地忍痛上班,對健康安全構成隱憂。

陳女士在記者會上分享時指,當身體出現健康問題時,往往因為家務事繁忙沒有足夠時間到醫院輪候看病,通常都會選擇自己找一些符合症狀的藥吃,亦因無法平衡家庭及工作而留在家中。
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指,香港可參考其他國家安排,包舌括日本、韓國、印尼等,增設「月事假」,先鼓勵私人企業/社福機構推行,以評估「月事假」在社會的成效;或可考慮彈性工作安排,容許婦女僱員因生理期調配工作日,以盡量減低對勞資雙方的影響。

勞聯又建議政府推動全港婦女健康檢查運動,設立「婦女身體檢查津貼」,資助合資格基層婦女做身體檢查;設計實體「婦女健康資訊指南」小冊子等,讓基層市民可有效掌握婦女身心健康服務資訊;並要加強對婦女的情緒健康支援,將服務與社區加強連結或與關愛隊合作做轉介服務;加強託兒託管服務,視乎各區的實際需要情況,增加託管名額,提供彈性的託管服務時間給予婦女選擇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