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 立法會議員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守正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在網誌表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香港要以改革創新,引領未來發展,特別是要抓住人工智能(AI)作為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全力發展人工智能為關鍵產業,並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香港必須在人工智能發展大潮中積極作為、把握機遇,在資金、人才、科研等方面施展所長,帶動各產業轉型升級、突破局限,拓展嶄新領域,為國家在人工智能發展中貢獻香港力量。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3年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國務院總理李強在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表示,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年底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25年要抓好九項重點任務,其中之一是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及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
人工智能已成為互聯網、金融、智能交通、工業製造等各行各業更新迭代的核心動力,也必定是帶動社會進步、經濟增長、增加競爭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引擎。今年春節期間,國產人工智能「深度求索」(DeepSeek)橫空出世,舉世驚艷,如今「深度求索」已被廣泛應用;在預算案公布前夕,由特區政府資助的InnoHK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發布了首個香港研發的AI大語言模型HKGAI V1,是基於DeepSeek 671B全參數微調,並持續訓練而成;預算案又提出將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由港投公司籌辦首屆「國際人工智能青年科學家論壇」和「國際機器人大會」;全力推動人工智能在香港的研發和應用,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在人工智能(AI)科技迅猛發展的浪潮中,香港憑藉優秀的科研水平,加上背靠祖國的技術支撐,不單沒有缺席,更推進了整合創新的提升。在人工智能發展上,香港可開展五方面工作,作出特殊貢獻。
一、豐富數據庫內容。
數據庫是人工智能系統的靈魂,唯有龐大的數據庫才能訓練出強大的人工智能。內地已有多個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但數據分割引起「孤島化」現象,香港應構建基於開源框架的區域智能協作體系,以大語言模型為核心引擎,推動智慧能力的開放共享。香港作為開放型城市,可以擔當吸收及整理海外新資訊的平台,為豐富國家的數據庫添磚加瓦。
二、吸引資金支持發展。
發展人工智能產業也是資金大戰,美國總統特朗普一上任就聲稱,將推出高達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計劃,推動軟銀、OpenAI和甲骨文合資成立,建設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發展人工智能投資巨大,除了政府投入外,私人資金的投入不可或缺。
今年1月,中國銀行計劃未來五年將圍繞人工智能產業投放1萬億元人民幣,同時建立與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相適配的專項制度,保障服務產業鏈各環節金融需求,吸引企業融資,以發展人工智能產業。
近日,憑藉DeepSeek的技術突破,全球對沖基金極速湧入中國股市,在岸與離岸市場總市值增長超過1.3萬億美元。資金流入是好事,但要引導資金走出炒賣市場,真正投入人工智能的持續開發和應用。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有責任為內地人工智能產業引進國際投資,扮演好「超級聯繫人」角色,為有潛力的企業與有心長遠投資的資金做好配對工作,為國家和香港特區的人工智能發展引入更多活水。
三、 培育人才滿足需求。
人工智能發展重在人才。內地人工智能在近年發展一日千里,相關人才非常搶手,人才爭奪戰日趨「白熱化」,例如DeepSeek的關鍵研發人才就被挖角。培育人工智能人才是當務之急,內地固然有多間重點大學培育數理人才及人工智能人才,香港的多間大學科研水平同樣名列世界前茅,在基礎學科的研發實力雄厚。DeepSeek其中一位成員就是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各大學必須根據發展需要調整課程,針對性地加速培育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同時,人工智能將應用於各行各業,包括涉及機械人的製造和運用。特區政府必須培育更多與機械人製造及維護的技術人才,而且相關課程必須與內地課程互相銜接及獲認可,培訓跨境技術人才,滿足未來發展需求。
四、推動民營企業參與。
2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此次座談會聚集了多間內地高新科技龍頭企業代表,反映國家高度重視民營企業推動高新科技發展的積極作用。在人工智能研發,大模型多由民營推動,商湯、寒武紀、文心一言、KIMI、DeepSeek等均由民營企業推出。香港科研水平向來不俗,但私營機構參與創科仍然不足。特區政府已制定、落實多項政策,鼓勵私人企業、資金投入創科領域,未來應繼續加強推動有關政策落實,做好支援配套,讓香港的私營企業在人工智能發展投入更大力量、收穫更豐碩成果。
五、制訂《人工智能+策略》。
內地和國外均重視人工智能發展策略。新加坡和韓國已推出國家級的人工智能策略2.0版,北京市去年印發實施《北京市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2024-2025 年)》,深圳市的《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行動方案》也已出台。
香港在2022年已經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當中包含人工智能的發展,但關於人工智能規劃仍未有藍圖。如今人工智能發展的情況與2022年已不可同日而語,特區政府必須盡快制訂《人工智能+策略》,選定政策範疇,包括教育、醫療、交通和建築等領域,廣泛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力求讓人工智能發揮帶動經濟結構升級轉型的引擎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