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員教市民使用報案自助服務機。 警方圖片
●內地公安人員進行無人機操作訓練。 資料圖片

香港智慧城市聯盟資訊科技管理委員會主席龐博文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用AI科技、數碼服務優化政府服務,有助善用寶貴人手資源,不僅不會影響公共服務,反而能大幅提高行政效率、優化政府服務。

「特區政府已積極推行政府服務數碼化,例如『智方便』的功能和內地政府電子系統不相上下,已經涵蓋幾乎所有公共服務。問題是特區政府內部機制仍然未能與網絡服務對接,仍需走紙質文件流程,大大影響行政效率。」他以自身經歷為例:「早前我用『智方便』報稅,已上傳所有文件,但稅局仍要求我郵寄相關文件副本。網絡時代誰還寄信?為了這封信,我只好去買一疊信封,一套郵票,再找郵筒郵寄。」

龐博文認為,新一份預算案宣布善用科技手段削減公務員職位、優化行政效率,是全面推行政務電子化、與時俱進的良機:「人手和紙本文件是最耗費人手、效率最低的行政程序,技術上早已可以全面電子化處理,在線審核。內地各類證件以往數周甚至逾月的申辦過程,現在在線辦理只需幾分鐘。技術上,香港也早已有條件全面政務電子化。」

無人機巡大廈效益明顯

龐博文說,除了公眾服務,很多政府部門若能推進AI科技,可大幅節省人手和提高效率:「最簡單,檢查僭建物,人手操作興師動眾,數月也檢查不了多少大廈,用無人機一天就能巡查、拍攝取證全區建築。人手需要休息、休假、輪休,會生病,機械人無需任何待遇,全年無休,成本效益十分明顯。」

不過,龐博文認為,推行政務全面電子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冒進:「人類工作效率、精細度和準確率,當然遠遜機械人,但智能系統亦有機會被黑客入侵,或系統出現錯誤,就會成批出錯,甚至全面癱瘓,損失會巨大得多。」

因此,他建議特區政府在推行全面科技化的同時,需要專家團隊反覆測試,建立全面監控系統,做足電腦安全工作,避免出現嚴重後果。

【話你知】各省市政府智能化自動化應用廣

內地多個省市政府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開始利用科技開展辦公自動化工程,建立各種信息辦公網絡。經過多年發展,全國政府系統信息化建設成熟,隨着近年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技術愈趨蓬勃,加上5G(第五代通訊技術)的使用,各地方政府也有不少工作和服務智能化和自動化。

廣東省人民政府2020年出台《廣東省推動新型基礎建設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打造智能化運作的基礎建設體系,當中推出多項政策,加速公路、鐵路、城市軌道、港口、航道、機場等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升級,在能源、交通、物流等方面整合基礎建設。

各地政府亦善用機械人技術,如鄰近香港的深圳已出現機械人警察,至今已研發並投用六個大類、24台多功能巡邏機械人,參與基礎信息採集、巡邏、接警服務等警務活動,累計服務群眾逾萬人次。

據深圳市公安局介紹,巡邏機械人能識別可疑物品、提供報警指引,並能用多國語言服務外籍遊客。

深圳無人機警務投入服務

除機械人外,深圳的無人機空中警務也已投入應用,無人機通過專用頻道將高清攝像頭拍攝的圖像實時傳輸回指揮中心,深圳公安並不斷拓展無人機等低空警務應用範圍,如已研發出超視距拋投、高空搜救、偵查取證、測量測繪等20餘項功能,根據各警種打造空中巡邏隊、偵查隊、交警隊等無人機空中警務隊伍,提升警務工作效率。

內地人工智能助手DeepSeek橫空出世,內地多個地方政務系統亦利用Deepseek技術協助處理文書等工作。深圳市福田區日前就推出70名基於DeepSeek技術的機械人,在政務服務中擔任輔助角色,涵蓋公文處理、民生服務、應急管理及招商引資等不同領域。有關部門強調該些並非正式公務員,只是一種數智員工,以擔任公務員的助手,減輕工作負擔。●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