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日在2025亞洲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周年會議上致辭。 政府新聞處

俗稱「投資移民」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自去年3月起推出並接受申請,投資推廣署上周公布,截至去年年底已接獲逾800宗申請,其中240宗申請已獲批投資規定審查,涉及投資金額約65億元。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表示,為吸引更多全球資本,政府將進一步放寬淨資產審查及計算的要求,申請人透過全資擁有合資格私人公司的投資,亦可計入合資格投資金額內。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許正宇昨出席亞洲證券業和金融市場協會(ASIFMA)年會演講時表示,政府亦將優化基金及單一家族辦公室享有稅務寬減制度,並推出公司新的遷冊制度,便利外地公司簡單便捷的遷冊途徑,相信這些措施有助吸引更多世界頂尖公司及人才來港。

增強港股上市和交易機制

他亦提到,至目前為止,港股市場取得良好進展,港股過去一年升了18%,成交平均升26%,香港新股集資排名也重返全球第四。而為進一步提升股市的效率和流動性,政府與監管機構及港交所持續探索不同的市場發展措施,以進一步增強香港的上市制度和交易機制,強化整體市場競爭力並擴大海外市場。

此外,許正宇指出,建立國際黃金中心是本港的新增長點,其中正推動世界級金庫的發展,而去年成立的工作小組,現正制定全面的實施計劃,同時本港亦致力於增加大宗商品在香港的倉儲和交割,不僅限於貴金屬,還包括基本金屬,並為內地企業從事國際大宗商品貿易提供更好的服務。當局亦將推動相關的國際商品交易所即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在香港設立認可倉庫,以加強相關金融服務,並支持構建商品交易生態系統。

余偉文:港可作中國東盟中介

同場的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近年在地緣政治和貿易政策變化下,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關係更加緊密,而本港作為亞洲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一直是支持區內貿易和投資的高效跨境支付和融資服務的主要提供者,故他看好香港可利用傳統優勢,為快速擴張的中國與東盟的走廊擔當金融中介角色。不過,他提醒本港至少要在三方面加強工作,包括數碼化、可持續發展及聯繫參與。他又指,金管局已成立工作小組,研究未來供應鏈的轉變,並制定政策建議,以提升香港相關金融服務的能力,同時香港銀行公會也正在成立一個新的走廊業務委員會。

余偉文又形容,本港一直是中國門戶,當不少內地企業和投資者都將目光投向海外,同時有許多亞洲的企業也希望往內地做生意,倘香港想繼續有效地發揮這一作用,也必須了解這些市場,因此參與其中是至關重要。

余偉文提到,過去兩年,金管局曾出訪區內多個國家及地區,與各中央銀行探討合作事宜,如去年10月金管局與泰國銀行合作,在 Ensemble項目和 San項目下共同探索跨境代幣化用例,雙方將共同探索支付對支付(PvP)和交付對支付(DvP)標記化用例,包括貿易支付和碳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