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茉瀅)國家教育部副部長吳岩近日先後率團訪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深入了解兩校在創新科技、醫學教育及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最新發展。吳岩到訪港科大時表示,國家正以「大國計、大民生、大學科、大專業」的新定位推進醫學教育改革創新發展,服務健康中國建設和教育強國建設,這對培養兼具科研與臨床實踐能力的醫師科學家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對科大在醫學科技創新領域所展現的研發能力與應用潛力,以及在醫學健康教育的努力和實踐給予肯定,期待該校未來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貢獻更大力量。
代表團於本月13日訪問港科大期間,校董會主席沈向洋及校長葉玉如介紹了科大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及醫療科技等前沿領域的創新突破,以及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實踐,包括成立科大(廣州),設立上海產教融合中心等。代表團參觀了分子神經科學、先進顯示與光電子技術兩大國家重點實驗室,了解了多項創新科研成果,包括檢測阿爾茲海默症的血液測試、人工智能健康管理系統、全球最小內窺手術機器人等。
高度評價港科大成就
吳岩高度評價科大在短短三十餘年間取得的成就,特別是科研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他表示,港科大技術轉化率方面躋身世界高校前列 ,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作出的探索值得肯定 。他又提到國家在治療標準、藥品研發、醫療設備等方面的自主研發需求日益增長,對高校的原始研發能力和技術轉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他期待科大在醫學科技創新和醫學健康教育領域繼續發揮優勢。
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國家正在推進教育強國建設,香港將抓住這一重要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鞏固和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和人才集聚高地的角色,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教育局將全力支持包括科大在內的香港高校積極融入國家戰略,不斷提升教育和科研水平,為國家和區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代表團於本月12日訪問了理大,參觀了工業中心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驗室,理大研究團隊展示了多項創新項目,包括人工智能輔助糖尿眼篩查、癌症醫療大模型、近視控制技術、三維超聲脊柱測評系統等。
吳岩到訪港理大時表示,國家正致力於全國建立區域轉移轉化中心,下一步將於粵港澳大灣區建立網絡,發揮香港的力量。同時,國家正推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 2.0」,糅合人工智能,以改造傳統產業,建立新專業。
讚理大產教融合成績有目共睹
他讚揚理大在產教融合,特別是醫工結合方面的成績有目共睹,不但追求原始創新,也積極將眼科、藥物研發、康復機械人等創新技術轉化為實際產品。
理大校長滕錦光表示,理大具備40多年醫療教育經驗,培養了超過5.2萬名醫療畢業生,並設有多個專業課程及先進設施,相信理大正具備優越條件籌辦醫學院,在培養醫科人才時,能發揮學科協同發展,令人才培育更具成本效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