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大埔2025」將於2025年2月16至17日在香港科學園第三期舉行。——主辦方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莫楠)為配合國家「科教興國」的願景,全港中小學正大力推動STEAM教育,並積極提供平台予學生展示其科創成果。其中由大埔學校聯絡委員會及大埔民政事務處共同合辦,並獲得民政事務總署社區參與計劃撥款資助的「創科@大埔2025」,將於2月16至17日在香港科學園第三期舉行。展覽將集結大埔區的34所中小學創科新力軍展示其創意成果,並提供展覽、創意工作坊、講座,今年更特設的人工智能體驗區,啟發年輕一代對STEAM的認識和興趣,期望吸引超過5,000人次入場。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的學生運用機器人重新演繹川劇變臉。——主辦方供圖

在今天的傳媒發佈會上,來自六間不同中、小學的入圍隊伍率先展示了他們的創新科技成果。其中,大埔舊墟公立學校的學生,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川劇變臉重新演繹,運用編程技術實現機械人面部表情的變化,模擬川劇演員在短時間內變換多款面譜,以展現豐富的情感和角色特徵的精湛表演,將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充分體現中華文化的魅力。

來自迦密柏雨中學的學生則展示了作品「Any Design」和「AI Guardian」。這些作品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讓用戶通過文字或圖片輸入,生成3D模型用於設計、VR開發和3D列印。背後使用diffusion model生成圖片和3D模型,同時還運用了GPT和開源LLM模型。其中,「AI Guardian」針對長者護理領域,內置跌倒偵測、中風偵測以及強化AI chatbot。透過Mediapipe將用戶的座標轉換成3D數據,再使用KNN比對數據庫。Chatbot則使用RAG作為LLM檢索功能,充分展現香港學生密切關注科技發展,並勇於嘗試新技術的無限可能性。

「創科@大埔2025」邀請多個本地創科公司支持,提供一系列關於人工智能的展示體驗、工程師講座、STEM工作坊、機械狗展示等活動,旨在為學生和公眾打造一個探索和啟發的空間,讓參加者探索新的領域,激發他們的創意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