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香港海洋公園組織傳媒探訪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家姐」「細佬」,介紹兩隻大熊貓幼崽最新生活情況。圖為大熊貓「細佬」(左)與「家姐」在玩耍。 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僖)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寶寶將於下周六(15日)迎來半歲生日,屆時會有亮相儀式,翌日正式與公眾見面。海洋公園昨日安排傳媒率先探訪這對大熊貓寶寶,見牠們由出生時僅體重100克的虛弱小肉團,已暴風式成長成兩隻體重均逾11公斤的調皮「流心芝麻湯圓」。「家姐」和「細佬」在樹上、草地上四處攀爬打滾,見到記者也毫不怯場,玩累了就爬到樹丫上呼呼大睡,平衡功夫超凡。

這對龍鳳胎大熊貓現時與產後恢復飽滿狀態的母親「盈盈」在展館「大熊貓之旅」定居,直至龍鳳胎兩歲半牠們才獨立居住,屆時「盈盈」仍有機會再懷寶寶。

姐弟倆仍處在暴風式迅速成長階段,每天要睡15小時至18小時,其餘時間除了進食,就是在空地玩耍。空間內有矮樹、鞦韆、滑梯,各種玩具,以及竹製的風鈴等,兩姐弟天天搶着玩各種設施,忙得不亦樂乎,吃奶時才奔往後勤區域,投進母親「盈盈」懷中吃大餐。

護理員和雙胞胎互動。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到達時,兩姐弟都在樹上小睡。「家姐」在較高的位置睡,「細佬」在較底的樹丫上睡,不時打個大哈欠。兩姐弟有時似乎快要失去平衡掉下來,但稍稍調整睡姿又沉沉睡去。護理員說「家姐」爬樹技術已很高超,所以都會爬到較高處睡。「細佬」仍在學爬樹,不太敢爬很高。

「家姐」爬樹技術高超。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背後點記號區分姐弟

「細佬」爭不過「家姐」,只好負責推鞦韆。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當牠們見到有訪客來,就立刻精神起來。「家姐」一個翻身就連滾帶「掉」往樹下竄,幸而有驚無險。「細佬」緊隨「家姐」後,兩姐弟一邊摟打、相互啃咬,一邊爭相玩鞦韆,果然還是「家姐」較敏捷、捷足先登,弟弟只好咬着邊索負責搖……兩姐弟天天就這樣相親相愛、相互打鬧,樂此不疲。

相親相愛、相互打鬧,就是兩姐弟的幸福「熊生」。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如何分辨「家姐」和「細佬」呢?最簡單的方法,是看後背有無紫色記號。護理人員用動物安全食用色素在「細佬」背上點上此記號,方便區分。

護理員介紹,細看之下兩姐弟外貌還是有區別,「細佬」黑眼圈較圓,「黑背心」毛色亦較深。「家姐」的黑眼圈是「單鳳眼」、末端微微翹起,背心位的毛髮較卷曲。

竹風鈴助適應外來聲音

兩姐弟的樂園還新增了一個竹製風鈴,當龍鳳胎玩風鈴時,會發出連串清脆聲響,這是為了讓牠們適應各種外來聲音,沒那麼容易受驚。

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表示,將舉辦徵名大賽為姐弟倆命名,本月16日後公眾就可以親身見牠們,觀察牠們各自的性格和外貌特徵,為牠們取一個好聽又合適的名字。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