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港股龍年雖未「飛龍在天」,但已一洗兔年頹氣,臨近年底更急起直追連升多日,帶動恒指在龍年升28.5%,年廿九(1月28日)收報20,238點,企穩二萬關。進入蛇年前,特朗普重掌白宮,近日正式宣布向中國加徵10%關稅,同時向加拿大及墨西哥徵25%關稅,雖然港股在龍年年底造好,但市場仍憂慮其關稅政策將刺激通脹回升,美聯儲或放慢減息步伐,市場不確定性及避險情緒正在升溫。根據往績,恒指於過往4個蛇年均錄跌幅,當中2001年的蛇年更曾暴跌32.5%。分析師預料,今年中美角力情況實難預測,內地則很大機會推出更大力度的經濟政策刺激內需,令港股蛇年「蛇行匍匐」,曲折起伏兼難以捉摸,全年或「有波幅、無升幅」。
中薇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偉豪:三大因素影響港股走勢
中薇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偉豪認為,蛇年將有三大因素影響港股走勢,首先是特朗普上任後首3個月的政策方向最值得關注,料會影響中美關係及貿易戰走向,從而波及人民幣匯價及港股表現。第二是息口變化,市場預期今年美國將減息兩次共50點子,但未來走向仍存在變數,最壞情況可能要掉頭加息,料將視乎特朗普政策對實際通脹的影響而定。第三要留意內地政策,料今年中央會推出更大力度的刺激經濟措施,包括寬鬆貨幣政策及更積極的財政政策。

黃偉豪預料上述因素將在今年第二季轉趨明確,屆時港股將有更清晰方向。參考上屆特朗普政府時期,他上任後首3個月內恒指非常波動,因此料恒指在蛇年上半年波幅偏大,下半年會比較穩定。預計恒指跌至17,500點會有較大支持,上望23,000點至23,500點。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港股料全年徘徊二萬關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市場預料特朗普將推出連串對華政策,包括貿易戰、芯片戰、醫藥戰、新能源車關稅等,都會影響港股表現。另方面,市場預期中國將有對策應對美國,例如把人民幣貶值、減息降準、發行大規模特別國債,或者再加大財赤。相信上述兩股拉力將導致港股在蛇年比較波動,尤其醫藥、汽車、出口等板塊或股份的波動會更大;另外航空股及內房股亦可能受影響,因為這些企業負債重,若人民幣持續貶值,勢將加重這些企業的債務負擔。
張智威認為,早前騰訊(0700)突然被美國列為所謂的「軍工企業」,導致股價出現大波動,相信此類情況於蛇年會陸續有來,料恒指全年「有波幅,無升幅」,最終徘徊20,000點水平,最樂觀情況可達23,000點。
獨立股評人熊麗萍:中美關係飄忽 大市波動
獨立股評人熊麗萍亦相信蛇年港股將較往年波動,最主要視乎特朗普的政策方向,惟最壞情況或已反映在股市上,若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最終不如早前聲稱般嚴厲,相信港股亦不會再下試之前18,500點低位。目前市場仍未摸清特朗普除了關稅之外尚有何「招數」,雖然上月底中美兩國元首進行電話通話,紓緩了市場對中美關係的憂慮,但並不代表今年兩國關係會一帆風順,預料會相當飄忽,間中或「有偈傾」。
熊麗萍亦提到去年底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但她指惟一旦美國放慢減息致美元走強,內地的貨幣政策有可能變回審慎,對港股及A股的影響會相當大。此外,特朗普向中國實施關稅政策,中央有可能加大刺激內需。鑑於今年中美關係將飄忽拉扯,料蛇年恒指走勢反覆,年中會因兩國政策「拳來腳往」而較波動,料全年徘徊17,000點至23,000點水平。目前港股市盈率偏低、股息率高,具一定吸引力,若蛇年每日維持到1,500億元成交額,相信市場氣氛會好得多。
天風國際證券集團經紀業務部董事李偉傑:估美國傾向低息 利好股市
天風國際證券集團經紀業務部董事李偉傑表示,今年息口走勢將視乎貿易衝突及關稅之爭對美國通脹的影響有幾大,不過他對此較為樂觀,指出以往特朗普較傾向低息環境,而且較多干預美聯儲,因此估計今年美國有機會減息多過兩次,主要視乎特朗普上任後幾時會向美聯儲施壓。至於中國內地政策方面,他預料今年內地很大機會減息降準及成立平準基金,並期待會有更多着重零售消費及加大提振內房的措施出台。
李偉傑預期,恒指在蛇年初段將處於穩守突擊狀態,一旦內地政策或中美關係出現利好消息將會刺激港股急升,估計年內恒指初步目標水平23,000點,最樂觀情況可達25,000點,最悲觀情況跌至18,000點會有支持。
港灣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總監郭家耀:恒指仍有「政策底」支持
港灣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總監郭家耀則對未來息口走勢較負面,認為現時市場預期的減息幅度已較去年年中的預測下調,導致美元維持偏強及債息向上,對股市的估值構成壓力,投資者仍需繼續留意息口變化,特別是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上台後推行的新政策或重燃美國通脹,導致美國經濟轉弱,都會左右美聯儲的息口決策。若最終停止減息,相信市場反應會好大。此外,特朗普的關稅手段亦會對其他國家地區的經濟增長構成壓力,包括香港的出口貿易相關行業及股份或受關稅影響。
郭家耀續指,內地因素方面,目前內地消費者憂慮財富蒸發和收入前景,因此對消費和投資都比較保守,市場關注過年後兩會出台新政策,希望會有正面消息令市場改善對今年內地經濟表現、企業前景和盈利的看法,徹底恢復市場信心。另外,人民銀行仍保持寬鬆貨幣政策,內地投資者大多追求低風險的固定收益資產,甚至出現輕微「資產荒」情況,例如最近北上互認基金復售即獲大戶迅速買爆額度,相信若內地息口持續向下,派息不俗的港股對內地投資者而言便顯得格外吸引。料蛇年恒指仍有「政策底」支持,加上中資股估值便宜,今年較大機會在17,000點至23,000點內上落,相信要等內地再推刺激政策,扭轉投資者對企業及個人收入前景的預期,才可突破23,000點關口。




名家推薦「中特估」 具收息避險能力
中薇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偉豪表示,「中特估」具收息及避險能力,盈利亦較穩健,特別看好中資電訊股及油股。內需消費股亦可考慮,目前估值偏低,再下調空間不大,惟要注意需時防守,具體走勢視乎內地經濟政策力度,較適合中線部署。其中,體育用品股估值較便宜,投資者可考慮李寧(2331),買入價15.5元以下,中線目標價20元以上。至於較進取的投資者則可考慮餐飲類股份,例如海底撈(6862),搏經濟反彈炒起股價,惟相對波幅偏大;又或者內地航空及旅遊類股份,除了估值偏低,亦預期經濟復甦會帶動消費者外遊增加。

貿易戰拳來腳往 資金流入黃金避險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建議投資者考慮傳統避險股,包括具穩定收息能力的中移動(0941)和滙控(0005)。另外亦可考慮SPDR金ETF(2840),因為中國和美國作為兩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一旦兩國陷入貿易戰拳來腳往,資金便會流入黃金避險,相信金價會在蛇年繼續攀升,有機會見每安士3,000美元。投資者可考慮在1,900元水平買入SPDR金ETF,目標價2,000元以上。
張智威又指,港交所(0388)亦值得投資者考慮,市場普遍預計2025年會有至少5隻大型新股來港上市,當中寧德時代正被炒得熱哄哄,料其集資額將逾500億元,佔去年全年港股IPO集資額一半,估計今年全年IPO集資額可達2,000億元。鑑於今年集資額大,港交所收取的上市費用亦會相應增加,投資者可考慮在280元以下入貨,目標價300元以上。
內需板塊獲政府補貼支持
獨立股評人熊麗萍看好內需板塊,因為內地可以「主動啲」,但消費者信心仍需時恢復,相信政府補貼可以刺激消費意慾。她表示,投資者可留意內需股,尤其看好家電股美的(0300),因為公司產品比較全面,估值亦合理,加上公司的H股股數較少,只佔整體股數一成,因此在港上市後的股價與A股折讓不多,一旦投資市場及消費市場回復信心,資金流入港股,好大機會選擇較大型的內需股,或令美的跑贏同業。以全年計,投資者可考慮在73至74元入市,目標價90元。
開年初段先防守 揀油股
天風國際證券集團經紀業務部董事李偉傑認為,鑑於港股在蛇年穩守突擊,料資金會流入「中特估」板塊為主,建議開年初段先防守,尋求高息股泊岸為佳。當中特別看好油股,目前中海油(0883)及中石油(0857)市盈率低、股息率高,防守能力強之餘,亦有一定追落後能力。現時中海油股價被夾高,投資者可考慮在19元位置入貨,初步目標價21元;至於中石油則可以考慮在6元左右吸納,初步目標價7元。
資金審慎 高息股夠穩陣
港灣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總監郭家耀指出,目前資金選擇比較審慎,大多揀選高息穩陣股,包括電訊、內銀及油股。投資者可考慮吸納中國聯通(0762)作收息工具,市場預測其股息率近6厘,具一定吸引力,建議7元邊緣可買入,短線目標價7.8元。內銀板塊則看好建行(0939),現時股息率達7厘,與內地存款利率或十年期國債息率比較有5厘息差,投資者可慮在5.8元水平入貨,上望6.5元。他強調,上述股份不會有爆炸性走勢,而是以收息為主。
小米強勢持續 目標45元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林嘉麒認為,去年小米(1810)受惠內地的手機、家電及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公司亦相應推出更多產品款式,相信小米可以乘着去年強勢,建議投資者每逢股價調整都可考慮吸納,買入價30元左右,目標價45元。
港股向好利ATMXJ大型藍籌
富昌金融集團聯席董事譚朗蔚稱,若蛇年恒指可突破21,000點並出現明顯升勢,建議留意ATMXJ大型藍籌。否則,若恒指持續在19,000點至21,000點水平「牛皮」,則建議物色個別板塊投資,估計內地整體經濟復甦需時,中央將持續推出政策改革資本市場,因此投資者可留意內銀、內險或券商等板塊。另方面,目前內地興起「下沉式消費」,投資者可留意餐飲股百勝中國(9987),旗下營運的必勝客及肯德基價格親民,較易為大眾市場接受,公司業績亦見理想,並已宣布2025年回購計劃,持續改善股東回報,相信未來會着重派息,投資者可考慮在340元左右水平入貨,短線目標價400元。
中遠國際現金多 100%派息率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繼續看好收息股,特別推薦中遠國際(0517),主要由於內地造船業景氣仍佳,有利船塗料需求。公司近年維持100%派息比率,並手持超過60億元淨現金。建議投資者可在4元以下買入,目標價4.8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