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庭軒作為志願者參與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香港文匯報上海傳真
●甄庭軒 香港文匯報記者夏微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夏微 上海報道)「無論是來到上海讀研並留下工作,還是投身到志願服務工作中,在我看來都是一個在不斷融入國家發展的過程。」港青甄庭軒如今在上海的一家知名電商平台工作,工作之餘,他積極投身於志願服務中,透過不同的志願服務,甄庭軒加深了對上海的認知,收穫了歸屬感。

2022年,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滬舉行。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這一屆進博會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與香港建築師學會合作,設立了以香港建築為主題的展台,展示香港的建築成就及躋身成為國際都市的發展歷程。多件由香港建築師及藝術家跨界別創作的展品,通過「回憶」「實現」與「變進」三個主題,展示香港由過去到現代不同時期的建築特色及獨特的城市風貌,以及在活化保育、公共房屋、海濱規劃等領域的發展。除了具標誌性的建築物外,展覽亦呈現香港大街小巷的變遷百態,讓參觀者感受香港的人文情懷。

當時還在復旦大學學習的甄庭軒有機會成為進博會志願者「小葉子」,結合自身的經歷與感受,向來自五湖四海的參觀者介紹香港25年發展中的多個重要歷史時刻。「最開始,我覺得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就好,可實際上卻增進了文化交流,我記得當時很多來自各地的『小葉子』會在空閒時來到香港館聽我們講解。」不僅如此,甄庭軒更是透過這次的志願者工作,感受到了國力的強大。「看再多新聞,了解再多紙面上的數據,和實際參加後,親自走遍場館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規劃組建志願服務團 凝聚港澳台僑胞

至今談起進博,甄庭軒都還會感嘆「宏偉、驚奇」。在甄庭軒看來,能夠親身參與到國家級盛事中的機會是一生中難得的經歷,而且,參加進博會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在進博會看到的東西,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潮流的技術和產品,可以找到很多市場發展的機遇。而且透過進博會可以看到上海這座城市的潛力,因為我覺得一座城市沒有潛力,沒有發展機會的話,不會有這麼多廠商,從世界各地專門飛過來,花這麼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參展。」

作為北上發展的港青,甄庭軒如今在工作之餘,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參與各類滬港青年交流工作,分享自己的北上心得,希望為滬港青年交流貢獻一分力量。「就好像是種樹,我曾經是那顆種子,如今被澆灌長大,也希望能夠播下種子。」「國家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就好像是一輛始終在前行,甚至在爬坡的車子,你可以選擇舒服地坐在車上,也可以吃到紅利,但如果沒有把穩方向盤的人,沒有願意去推車提供更多助力的人,這個車也走不遠。」

在甄庭軒看來,無論是選擇到上海讀研並留滬工作,還是積極投身到志願服務工作中,都是一個在不斷融入國家發展的過程。目前,他正在規劃組建一個港澳台僑志願服務團,希望通過這一形式,將在上海生活的港澳台僑同胞凝聚起來,讓大家在參與城市的志願服務中收穫更強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