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 葉友航)1月20日,特朗普相隔8年後將正式再次站在國會山莊外,宣誓就任第47任美國總統。與8年前相比,特朗普這屆任期的主要政策雖然沒有太大變化,不過管治環境卻有很大分別。特朗普以全奪搖擺州份的大勝姿態回朝,反映了他和他所代表的價值觀,已經不再是「異數」,而是美國「新常態」的現實,這點讓不少8年前堅決反對他的政商界人士,如今都不得不低頭屈服甚至予以配合。可以說,「特朗普2.0」將會更極端、更具影響力,正如共和黨已經被特朗普徹底改造一樣,特朗普在未來4年間也會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把美國改頭換面,而且將會是永遠、無法逆轉的改變。

在特朗普「爆冷」勝出2016年大選後的幾個月間,美國商界及科技界都集體「向左轉」,採取各種政策和姿態來抵消特朗普可能對美國的影響,美國媒體則開盡火力,毫不留情地批評特朗普和他的政府。同時,民主黨亦很快地站穩陣腳,準備在各個範疇與特朗普進行鬥爭。

商界紛棄平等環保政策

這些都與特朗普第二個任期開始前夕的情況截然不同。如今,美國企業高層爭相改變政策,放棄過去10年間大力推行的社會平等或環境保護議題,主要媒體平台亦調整報道風格,降低對特朗普的批判力度。民主黨同樣暫時按兵不動,對特朗普採取觀望態度。

這種轉變很大程度歸因於特朗普在去年大選的勝利。在2016年,很多人認為特朗普勝選只是僥倖,但這一次特朗普不但橫掃了搖擺州,更贏得了普選票,反映即使經歷了4年前的國會暴動及他本人被刑事起訴等一系列事件後,美國大多數選民還是認為特朗普更適合當總統,這給予了特朗普無可動搖的認受性和正當性,讓所有人都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就是特朗普和他所代表的價值觀,已經成為了美國的「新常態」。

一名民主黨參議員助手近日接受訪問時就直言:「我們應該像對待一位正常的總統一樣對待他,因為現在美國的正常總統就是這個樣子的。」

●特朗普(右)與「左右手」馬斯克料聯手推行更極端政策。 資料圖片

美國商界和科技界領袖亦正努力追趕這個「新常態」。例如當年在國會暴動事件後禁止特朗普使用旗下社交平台的Meta,如今不但向特朗普就職禮基金捐款100萬美元(約778萬港元),更決定終止公司的DEI(多元、平等、共融)項目以迎合特朗普;亞馬遜則在終止DEI項目的同時,與特朗普夫人梅拉妮亞合作播放由後者親自監製的個人紀錄片。更不用說全球首富及作風愈走愈右的社交平台X的老闆馬斯克,已經成為特朗普的「左右手」。

政界方面,特朗普首屆任期中面對的種種阻力亦已幾乎消失,例如所謂的「房裏的成年人」(adults in the room)如今已經換成清一色的特朗普死忠支持者,共和黨內反對他的議員亦大多已被趕下馬,即使新一屆國會會期內共和黨在參眾兩院只有微弱多數優勢,但大部分議員都不敢公開與特朗普唱反調。就連曾經公開批評特朗普是「民主威脅」的將卸任總統拜登,近期也調整了對特朗普的語氣。

美向右轉 影響無法逆轉

與第一屆相比,特朗普第二屆任期的施政更有迫切性,因為除非他找到辦法讓自己超越憲法規定做第三屆,否則他最多就只能再當4年總統。特朗普陣營已經預告,他下周一上任後將立即簽署大約100項行政命令,包括可能赦免國會暴動部分參與者。未來幾個月,特朗普預計會把施政重點放在移民和經濟問題,並由馬斯克帶頭削減聯邦政府開支。

●美國社會將全面向右翼及保守派路線靠攏。 資料圖片

施政阻力大減,加上政商界或被迫或自願地全面配合,可以預見特朗普很多在第一屆任期未能推行的政策,今次都有望成功上路,意味美國未來4年將全面向右翼及保守派路線靠攏,例如對移民的限制會愈來愈嚴,對非法移民的打壓會愈來愈激烈,對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的監管會大大放寬,企業稅率會大幅降低,不同種族和群體間的平等共融努力,以及環保和能源政策,則肯定會倒退回10年甚至20年前。

分析指出,由於民主黨經過今次大選後元氣大傷,無法再像8年前般組織反抗特朗普的力量,等到特朗普卸任後,民主黨也未必有重奪白宮、「撥亂反正」的機會,加上如今不少民主黨人對過去10年來的左翼路線產生懷疑,即使民主黨候選人真的能夠勝出2028年大選,屆時民主黨的政策也會與以往有很大分別,甚至有可能充滿特朗普的影子,拜登上台後盡力試圖把特朗普第一屆施政影響抹消的情況,將不會再出現。這意味着特朗普未來4年施政對美國的影響不但會非常巨大,更可能永遠改變美國。

美經濟向好 政策有實驗空間

(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 葉友航)雖然大部分美國選民的看法有異,但特朗普再次就職之時,美國經濟在數字上的確算是正在蓬勃發展。去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可能有2.8%,通脹正朝2%以下水平回落,失業率也穩定維持在4.5%以下。這意味着特朗普就職後,將有頗大的空間實施他的經濟政策。

●親近特朗普的企業股價大漲。 美聯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估計,特朗普主要政策如果全部得到實施,包括徵收至少10%的關稅、限制移民,以及延長減稅措施等,將導致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率比基本預測減少約1個百分點,並於2026年進一步下降半個百分點,同時通脹最差也只會小幅上升。換言之,即使在最極端情況下,美國經濟短期內也不會因為特朗普的政策而陷入衰退,通脹也不會大幅加速,如果政策只有部分成功落實,短期經濟增長甚至可能變得更好。

不過,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和行事作風,中長期卻會對美國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分析指出,美國大型企業近年已漸漸形成壟斷,特朗普再次上台後,壟斷局面勢必進一步加劇。種種跡象顯示,在特朗普第二屆任內,與特朗普關係愈密切的企業,愈可能獲得取消監管的紅利(例如加密貨幣和化石燃料領域),並能夠透過關稅政策提升海外競爭力,甚至在包括國防在內的許多領域取得的政府資源。

裙帶資本主義加劇貧富不均

事實上,特朗普的夢想就是建立一個幾乎沒有規章制度、政府預算完全按政治考量分配的經濟模式,大選日以來加密貨幣價值不斷飆升,以及與特朗普親近的企業股價大漲,反映金融市場已預料這種情況會出現。這種政治權力緊密交織在一起的裙帶資本主義,在特朗普這屆任期內將變得更嚴重,勢必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加劇收入和貧富不均。

【匯眼天下】平等共融走回頭 美商界偽善露餡

(文/郭燁)隨着特朗普再度就任美國總統在即,美國社會、尤其是企業文化已經出現180度轉變,過去十多年間不少企業所高舉的種族平等、族群共融的旗幟,一夜間被特朗普所象徵的右翼保守意識所取代,很多企業領導人紛紛「覺今是而昨非」,宣布與左翼自由派價值觀切割,完全將美國商界的偽善表露無遺。

對於特朗普再次上台,美國企業的應對方式各有不同。一些企業堅持逆風而行,即使面對右翼勢力和股東要求終止DEI(多元、平等、共融)項目的壓力,仍然拒絕屈服,就像連鎖會員制超市Costco般。不過事實是,這類企業只屬極少數,而且在特朗普及極右陣營鋪天蓋地的攻擊之下,遲早堅持不下去也不奇怪。

另一類企業屬於視形勢而屈服,放棄DEI項目或者將相關項目改名以暫避鋒頭,他們很多試圖在左右派兩邊之間取得平衡,既承認右翼對DEI項目的批評,但同時又強調繼續支持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第三類企業則是「真小人」,早早就決定向特朗普及極右陣營靠攏,他們會公開炮轟自由派主張,以擁護「言論自由」為名縱容分化、歧視的言論。這些企業領導的表表者當然要數特朗普的「左右手」、首富馬斯克。馬斯克從來不掩飾他對極右翼主張及相關陰謀論的喜愛,甚至2022年收購Twitter,就是要一手將這個社交平台改造成右翼的所謂「言論自由」天堂。

最後一類則算是「偽君子」,就是那些本來就更傾向右翼意識形態,只是在過去幾年迫於輿論壓力才跟風設立DEI項目,或者對特朗普等極右翼的極端言論施以限制,但如今特朗普回朝,右翼得勢,他們於是索性不再演戲,全面投入特朗普和右翼的懷抱。這些企業的代表,自然就是擁有多個主要社交平台的Meta。

事實上,過去就曾有不少報道指出,Meta創辦人朱克伯格其實一早希望與特朗普打好關係,包括不欲封禁特朗普的社交平台賬號,只是礙於Meta內部自由派員工的勢力太大,加上來自傳媒的輿論壓力,才不得不走上左翼路線,像是設立事實查核制度、推行DEI項目等。

過去十多年間,美國之所以出現主張共融平等的思潮,很大程度就是因為接連發生針對少數族裔和群體的暴力事件,例如黑人弗洛伊德被殺案等,企業推行DEI項目本來就是對長年以來的歧視分化行為反思的結果,但如今美國人竟然忘了血的教訓,走上回頭路,實在令人覺得可惜。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