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 立法會議員 教聯會副會長

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1月9日出席全國港澳研究會舉辦的「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會,並發表致辭。夏主任的致辭,為香港往後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實踐指南。

夏主任引述習主席講話3次提到「一國兩制」是一個「好制度」。「一國兩制」之所以好,夏主任歸結出兩大原因:在特區層面而言,「一國兩制」符合香港和澳門的根本利益。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穩固,創新科技產業迅速興起,回歸以來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約2.6%,高於同期全球發達經濟體平均增速。

正因為這個制度優勢,使得香港有了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最大底氣,自回歸以來,儘管香港經歷過風風雨雨,中央始終出手力挺。在經濟低谷時,惠港措施不斷;在疫情來襲時,國家有求必應;在黑暴肆虐時,人大立法相助。中央始終是香港最強大的後盾,協助香港渡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

「一國兩制」為世界和平注入正能量

在國際層面而言,「一國兩制」符合各國投資者的利益。香港和澳門都被公認為全球營商環境最好的地方。儘管當前香港面對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如美西方不斷對中國以至香港特區加強打壓,設置各種貿易關卡和壁壘,限制高科技產品的進出和技術交流,但資料顥示,2024年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達9,960家,同比增加921家,創歷年新高;香港初創企業數目達到4,694家,同比增加10%。這些數字,均反映出受惠於制度優勢,香港在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過程中,抓住了時代機遇,在不斷創新求變中,對國際投資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營商機遇和吸引力,分享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

除了經濟利益,在價值觀念上,「一國兩制」更蘊含着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的價值理念,極大彰顯了「一國兩制」的時代意義和世界意義。事實證明,國家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無須兵戎相見,而是透過談判協商解決分歧,充分反映出五千多年中華文明「以和為貴」的珍貴傳承。

實踐證明,中國內地實施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實施資本主義制度,儘管兩地存在着制度差異,但「一國兩制」成功解答了如何在一個統一的國家內,實現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和平共處這一重大課題,充分反映了國家領導人治國理政的高度自信與大智慧,也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致力於和平與發展的誠意,為人類實現合作共贏提供了成功範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強大正能量。

講好香港故事提升國際影響力

當前香港經濟復甦向好,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階段。在新時代之下,在具體實踐中,香港起碼要緊抓以下方向:一是繼續強化內聯外通的優勢,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

二是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要繼續發揮比較優勢,會同粵澳着力打造好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

三是繼續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大力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加快餐飲、零售、旅遊等業態升級,促進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積極推動北部都會區建設,開拓發展新賽道,不斷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四是要廣納天下英才,大力引進和培養各類人才,為特區和國家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五是香港要保持普通法制度,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國際調解院,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加強同世界各地展開更廣泛、更緊密的交流合作。

六是要講好香港故事、中國故事,積極主動對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吸引力和競爭力,在國際舞台上大展身手。

時代在變,世界在變,國際競爭已擴大至城市群規模,不再局限於個別城市之間。港澳同享「一國兩制」優勢,共同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在不斷開創「一國兩制」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中,一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