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錦球 全國政協常委 香港友好協進會會長
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對習近平主席在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講話精神的解讀,引領香港以更寬廣宏闊的視野,認識把握「一國兩制」的時代意義、世界意義。堅定推進「一國兩制」新實踐,是香港穩定繁榮的最大保障,是香港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大舞台,更是香港打造「國際調解之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使命。香港各界要提升對「一國兩制」意義的認識,把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推動「一國兩制」新實踐的重中之重,加大制度創新力度,銳意改革、協同發展創科產業,擦亮香港國際品牌、強化內聯外通,當好國家對外開放的橋樑;工商界更應展現愛國情懷、體現「烈火金剛」堅強品質,主動投資香港、振興經濟。
習近平主席在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重要講話,立足宏闊的時空經緯,開闢了新時代「一國兩制」理論新境界。夏寶龍主任的解讀,讓香港各界從全新層面,認識到「一國兩制」這一好制度,符合香港、澳門根本利益,符合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各國投資者的利益。
擦亮國際調解之都品牌
在國際變局下,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事實證明,中央既能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建設好,也能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建設好。港澳「一國兩制」的成功,是對台灣的「一國兩制」方案制定和和平統一大業的重要推進、良好示範。香港弘揚「一國兩制」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的價值理念,是香港貢獻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助力世界爭議問題解決的時代擔當。
「一國兩制」符合各國投資者的利益,是優質營商環境的根基。香港要加快國際調解院總部建設,並廣泛推廣香港作為國際調解之都的和平形象;香港工商界應積極發揮內聯外通作用,在國際舞台展現更大作為,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香港在國際化上做得越好,「一國兩制」事業的推進步伐就越穩健有力。
以烈火金剛品質主動投資香港
夏寶龍主任的解讀,對工商界體現「烈火金剛」堅強品質、推進「一國兩制」實踐、投資建設香港,帶來重要引領。工商界的擔當,要體現在推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大灣區發展上,尤其要體現在增強對香港投資、發展創新產業、提振香港經濟上。
正如夏寶龍主任所強調的:「粵港澳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國際上沒有先例。這當中很多工作是前所未有的,碰到的很多問題也是前所未有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蹚出一條新路子。」因此,香港應積極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開創新局面、新亮點、新突破。
一是推進制度創新,力促規則、標準、管理等的對接,讓大灣區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享譽世界。二是建設好重點地區,全力推進前海、南沙、河套和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讓這些「特區中的特區」成為香港發揮內聯外通作用的平台,成為香港貢獻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舞台。三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協同發展,在創科產業發展上深度結合、聯合攻關,以大項目大工程引領推動產業發展,在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發展上搶佔世界制高點。
當前工商界更要積極投資北部都會區建設。北都區是具有「一國兩制」特色的高水平開發建設,和一般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模式完全不同,建設好北都區,既需要政府做好戰略規劃,更需要工商界算大賬、長遠賬,勇於投資未來。同時工商界要在提振消費、加快餐飲零售旅遊業態升級、促進文商旅體發展上,展現更大作為,齊心協力振興經濟、惠及民生,建設更美好香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