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低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這句流傳千古的諺語,如同一把時光的鑰匙,悄然間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蘿蔔深厚文化底蘊與歷史長河的大門。

這平凡的蘿蔔,外表樸實無華,內裏卻充滿了無盡的奧秘。其歷史可追溯到千年之前,在《詩經》的字裏行間,雖未直接提及蘿蔔之名,但「採葑採菲,無以下體」之句,卻如霧中之花,隱約透露出古人採摘此類蔬菜的生活剪影。

記得童年時,我時常跟在父親身後,參與着每一次的播種與收穫。春日裏,父親帶着我,在濕潤的土地上播撒蘿蔔籽,一粒粒種子,猶如希望的火種,被我們小心翼翼地植入泥土的懷抱。夏日炎炎,蘿蔔苗破土而出,綠意盎然,我與父親一同澆水、除草,見證着它們茁壯成長的歷程。秋風送爽時,便是拔蘿蔔的好時節。有一次,我興奮地衝進蘿蔔地,挑選出一個最大的蘿蔔,使出渾身力氣,終於將它從泥土中拔出,那一刻的成就感,至今仍溫暖着我的心田。

蘿蔔的烹調方式多種多樣,既可生吃,又可熟食。生吃時,洗淨切片,撒上一點細鹽,再滴上幾滴香油,那份清脆與甘甜,瞬間喚醒味蕾的盛宴;熟食則更加多變,無論是燉湯、炒菜還是醃製,蘿蔔都能完美融入,為菜餚增添一抹獨特的風味。在部隊服役的日子裏,條件雖艱苦,但中午或晚上的餐桌上,白菜與蘿蔔卻是最常見的身影。它們雖簡單樸素,但那份純真與質樸,卻成為了我們心中最珍貴的記憶。蘿蔔,宛如一位沉默的智者,教會我們在困境中堅守信念,在艱辛中尋找甘甜,以樂觀為刃,斬破生活的重重困難。

如今時光匆匆,餐桌上的佳餚日益豐盛多樣,但蘿蔔卻從未離開我們的視線。在我心中,它始終佔據着重要的位置。每一口清脆地咬下,彷彿時光倒流,童年的田野、父親的身影、軍旅的崢嶸歲月都呼嘯而來。正如普魯斯特所言,氣味和滋味會在形銷之後長期存在,久遠的往事了無陳跡,唯獨氣味和滋味雖說更脆弱卻更有生命力。蘿蔔,正承載着我對往昔的眷戀、當下的珍惜與未來的憧憬。一口蘿蔔,品盡人生的酸甜苦辣與世事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