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李兆桐)珠海演藝集團今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首演民族歌劇《僑批》,以民族交響樂配樂的歌劇形式,反映華僑華工艱難的創業史與濃厚的家國情懷。劇團帶來的現代粵劇作品《無聲的功勳》後天將繼續在香港文化中心登台亮相,講述澳門鏡湖醫院首任院長柯麟醫生的故事,創新地將粵劇與民族交響樂結合,再現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澳門的歷史風雲。
《僑批》講述僑胞奮鬥故事
僑批,在閩方言中有「信」的含義,專指海外華僑通過海內外民間機構匯寄至國內的匯款暨家書,是一種「信、匯合一」的特殊郵傳載體。一封封僑批,講述的是海外僑胞的血淚和汗水,以及對祖國、故里和親人的一片深情。民族歌劇《僑批》基於此背景打造,以遠赴異國他鄉的華工梁誠如,僑批局主理人唐有信夫婦等人物為敘事脈絡,在宣敘調的低吟淺唱與詠嘆調的高昂激越中,彰顯華僑華工奮鬥的歷史與心繫家鄉的無私精神。
《僑批》在歌劇演出中以交響樂及中樂作為伴奏,用帶有民族性的演繹呈現僑胞故事。本劇導演廖向紅表示,「大海」是本劇核心的元素,這是僑胞遠洋海外的媒介,與「僑批」一樣也連接着各地華僑。演出不僅在合唱中多次提到「大海」,也使用多媒體投影、船隻裝置等形式展現海洋意向。在在聲樂的歷史上,民族歌劇並不少見,但像《僑批》這樣融合中西特色樂器演奏的歌劇演出,在香港尚屬鳳毛麟角。
本劇先後在如廣州、澳門及深圳等重要僑鄉城市演出。擔綱主演《僑批》的內地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呂薇表示,自己飾演的女主角梁董氏是一位深明大義,忍辱負重,又有家國情懷的勞動婦女華僑。呂薇回憶,在一些僑鄉城市演出時,一些僑胞會非常強烈的共鳴,深受觸動,甚至有的觀眾是僑胞祖孫三代一起來劇場觀看演出。爺爺輩的僑胞從外面寄來的錢養活了後代,讓他們成長讀書,又再闖蕩為孫輩的生活打拚。在看這部劇的時候,他們會想起年輕時候自己在海外創業的艱辛,以及對家鄉深深的思念。
來到香港演出這部劇一直是《僑批》主創團隊的願望。呂薇認為香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僑鄉之一,希望能夠通過《僑批》的演出讓更多的年輕人知道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物件,也能夠了解僑胞在海外奮鬥的歷史。
《無聲的功勳》後日開演
珠海演藝集團帶來的另一部作品,以戰鬥在澳門十餘載的傳奇人物柯麟醫生的真實故事為原型創作的現代粵劇《無聲的功勳》將於明日在香港文化中心登台亮相。
兩劇藝術總監,珠海演藝集團總經理鄒建紅表示,《無聲的功勳》將為觀眾帶來一場粵劇觀賞新視感。該劇是珠澳「文化走親」的成果,也是首部由珠澳攜手打造的舞台藝術作品。現代粵劇《無聲的功勳》描寫主人公柯雲(原型柯麟)醫生控瘟疫、申醫權、辦醫校、建育孤院、培養青年救護團等事跡,採用了諜戰劇的形式講述柯院長為國為民,活躍在地下戰場的故事。
是次香港演出由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黎駿聲擔綱男主角,上海白玉蘭戲劇獎最佳配角獎獲得者、國家二級演吳思明出演女主角。以珠海市粵劇團為主要排演班底,打破傳統戲曲舞台展現模式,在保留了粵劇原汁原味的聲腔表演同時,舞台呈現靈動大氣,將傳統粵劇聲腔與現代管弦樂巧妙融合,帶給觀眾全新的藝術體驗。
《無聲的功勳》後日(12日)將在19:30於香港文化中心上演。觀眾需購票入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