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經常問我幾時退休,我的原則是這樣的:直至無人再請我,我就不做。換言之,有人繼續請我,我就繼續做囉。」詹志勇昔日於香港大學申請65歲後延任被拒,2018年轉到教育大學任職,至今仍活躍於學術研究領域,「我做了四十多年學者,至今出了四百多篇學術文章,即是平均每年約十份八份。早期較少,一年約得一兩份,而近年可以出到三十多份。」他身體力行地證明,「年紀和退休」沒有必要掛鈎。
期望退與不退由質素決定
香港近年積極搶人才,致力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談到本港大專院校的退休政策,詹志勇認為現今仍以年齡決定退休與否明顯不合時宜,「如果有人做不好科研,甚至教書都教得不好,如此那人在所謂法定退休年齡之前都應該要走啦,是吧?相反,如果學者在法定退休年齡後仍然有建樹,而且也可預見對方仍然肯做好一段時間,那為何要如此僵化,單憑年齡就叫人返屋企退休呢?」他形容自己非常幸運,可以在教大獲得教研工作的機會,更期望本港院校能在退休政策方面來一次改革,勿再單憑年齡決定學者們的去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