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公元1031年至1095年)字存中,北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自幼勤奮好學,三十三歲中進士。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主持變法,沈括是變法的支持者,新政的各種規劃他亦有參與,曾官至權三司使,主持北宋財政,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的財政狀況。
𤋮寧十年(公元1077年)沈括遭到御史彈劾,罷三司使,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改知延州(今陝西延安),不久兼任鄜州路經略安撫使。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北宋與西夏大戰於永樂城,宋軍大敗,朝廷認為沈括布置無方,先後貶為均州團練副使及秀州團練副使。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沈括來到潤州(今江蘇鎮江),在潤州東郊築夢溪園定居,直至終老。
沈括不僅善於理政,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科學家,他在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地理學和醫學各方面都有一定成就。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沈括任提舉司天監時期,他親自觀測天象,繪製了許多圖表,改造了觀天儀器,撰寫了渾儀、五壺浮漏、景表三儀,並且監督製作。不久編修了《奉天曆》,並獲神宗詔令頒行。
早歐洲四百餘年發現地磁偏角
在數學方面,沈括創立了隙積術(二階等差級數的求和法)和會圓術(已知圓形的直徑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長的方法)。近代日本著名數學家三上義夫曾稱讚沈括是世界數學史上罕有的傑出數學家。在物理學方面,沈括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歐洲早了四百多年。他曾闡述凹面鏡成像的原理,對共振現象也有研究。
在地理學方面,沈括由雁蕩等山的形勢,認識水的侵蝕作用。由太行山岩石中的生物遺蹟,推論沖積平原形成的過程。在醫學方面,沈括精心研究醫學和藥用植物學,著有《良方》和《𩆜苑方》。
沈括不迷信古人和書本,富有創新精神,而且十分重視人民在科技發展中的巨大作用。他留心觀察百姓的改革和創新,如實記錄了不少民間的科技成就,例如畢昇的活字版印刷術,喻皓的《木經》等。
預言石油「必大行於世」
沈括晚年在夢溪園專心寫他的《夢溪筆談》,這部筆記體的文集有《夢溪筆談》二十六卷,《補筆談》三卷,《續筆談》一卷,共三十卷,計有文章六百零九篇。《夢溪筆談》內容廣博精深,涉及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化學、文藝、歷史、哲學、軍事、經濟、工藝技術等多方面的新發現、發明和創造,詳細記載及總結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取得的輝煌成就,記錄了中國人民在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史上的卓越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沈括是世界史上給「石油」命名的第一人。《夢溪筆談》中的「石油」是沈括出任延鄜路經略安撫使時獲得的知識,當地人叫「脂水」,書面語叫「石液」。而沈括稱它為石油,並且預言「此物後必大行於世!」以石油在現代世界的廣泛使用來印證,沈括的確是偉大的預言家。
沈括雖然在仕途上失意,但他所著的《夢溪筆談》卻流傳千古,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高度評價《夢溪筆談》的價值,並且讚揚沈括是中國科學史上最卓越的人物。綜言之,沈括是中國古代見多識廣及重視實踐的傑出科學家。
●緩圓(資深中學中史科及中文科教師,從事教學工作三十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