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協為弱勢人群贈送防寒物資和食物。 社協供圖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僖)今年第一個寒鋒襲港。香港天文台表示,一股強烈冬季季候風今晚抵達華南沿岸,氣溫驟降,以明天及後天的早上最寒冷。後日(11日)氣溫進一步下降,預料將軍澳及香港仔上午僅9度,打鼓嶺低見6度。全港各區關愛隊及社區組織未雨綢繆,昨日已出動派發禦寒物資,以及呼籲獨居長者注意溫度驟降,為弱勢社群送上暖流。

天文台表示,一股強烈冬季季候風吹襲,天晴乾燥,內陸早晚嚴寒,日夜溫差頗大。隨着該季候風被一股偏東氣流取代,下周初廣東沿岸氣溫稍為回升。

鴨脷洲北關愛隊隊長彭兆基昨晚開始已聯同隊員巡視社區,每遇到街坊也會耐心提醒天氣情況,尤其叮囑長者注意添衣保暖,為有需要居民贈送保暖物資和食物。

●鴨脷洲北關愛隊隊長彭兆基(戴口罩者)昨晚和隊員巡視社區,提醒居民注意防寒。 受訪者供圖

彭兆基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每當寒潮來臨前,隊員們都會啟動防寒行動,在各社交平台、居民群組傳遞天文台訊息、防寒指南,以及巡視社區,探訪基層家庭,尤其探訪獨居長者,為有需要家庭贈送防寒物資、食品,提醒獨居長者若有不適需及時按平安鐘。

長駐社區 及時提供協助

當寒潮來臨,民政總署各區避寒中心啟用後,關愛隊會到避寒中心探訪街坊,贈送熱飲和乾糧。他說:「我們長駐社區、了解社區,日常探訪掌握弱勢家庭最新情況,有助給街坊及時提供最需要的協助和關愛。」

●深水埗關愛隊元州小區為有需要人士派發物資。受訪者供圖

各區關愛隊的送暖行動從沒停過,隨着上月中旬天文台預報天氣轉冷,深水埗關愛隊元州小區的成員及義工已主動致電慰問區內的長者,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許多獨居及合住的長者反映缺乏足夠的禦寒衣物。為了幫助這些有需要的長者,關愛隊迅速向熱心公益的地區人士尋求贊助,並成功獲得羽絨衣和棉被的捐贈。

關愛隊隨即安排長者前來辦事處領取物資,同時也上門向有需要的長者送上這些防寒物品。這項服務並不在與民政署的協議內,而是關愛隊成員基於社區需求,自發展開的行動。最近幾天,隨着氣溫明顯下降,義工再次聯絡小區內的長者,提醒他們注意添加寒衣,並建議他們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確保他們在寒冷季節中的健康與安全。

除了關愛隊,社區組織也為香港默默輸送正能量,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最困難的是一些劏房家庭,缺乏禦寒物品和食物。一些家庭因為難以杜絕木蝨,棉被用幾年就實在不能再用,又無錢購買。不少獨居長者患有慢性病,寒潮來臨很難捱,容易病重電召白車。」所以每逢寒潮,他們就會探訪及派發物資予弱勢家庭、獨居長者、露宿人士,目前大概能覆蓋萬餘個弱勢家庭。

●深水埗關愛隊元州小區出動派發厚衣。受訪者供圖

社協倡整合公私社福力量協調扶貧

她表示,特區政府未來應該整合各方面的公私社福力量,統計、建立弱勢人群名單,統一協調、分配各扶貧領域,令精準扶貧更具績效:「我們了解到社署之前寒潮時,為有需要的綜援家庭分配禦寒物品如毛氈等。」

關愛隊以各區居民為服務對象,但施麗珊認為,香港各區貧富差距大,如太古城和深水埗,兩區的關愛隊只服務本區未夠有效,「社署的綜援名單基本覆蓋絕大多數弱勢人群,若能以此為基礎,整合全港公私社福力量,協調分配資源,將人力和資源傾注到最有需要的弱勢人群,相信最能達至精準扶貧。」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