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推廣署發布「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以下簡稱「計劃」)的最新調整,適當放寬門檻,增加計劃的吸引力,在吸納財富的同時,助力吸引人才。這一舉措有望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還對提升政府財政收入、解決財赤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是政府開源的重要途徑。政府下一步需推出適切的產業政策,引導高淨值人士投資,協助推動創科新產業,促進經濟產業升級。
根據最新公布的調整內容,計劃自3月1日起,將資產證明要求大幅降低。原來需持有2年3,000萬元淨資產的要求,改為僅需持有6個月即可;同時,家庭成員共同資產亦可計算在內。這一變化大大降低了投資入境的限制,預計將提升申請者的數量。
政府統計數據顯示,計劃於去年3月1日推行以來,首10個月接獲查詢近7,000宗,接獲申請逾800宗。其中,已獲核實符合淨資產規定的申請733宗,已獲核實符合投資規定的申請240宗,預計可為香港帶來的投資金額逾240億港元。數據說明計劃的吸引力和市場反應之熱烈。
除了縮短持有年限外,計劃的另一大優化是允許家庭成員的共同資產納入計算範圍。這一調整讓家庭資產配置得以更靈活用作資產證明,為投資者家庭更容易滿足相關資產審查要求提供了可能。此外,計劃還對家族辦公室的資產計算進行了調整。原本家族辦公室的資產並不符合計劃的資格,但新政策下,按實際持有比例計算的家族辦公室資產也可以被納入考慮範圍。這一變化使得更多高資產淨值人士有機會通過設立家族辦公室的方式來港投資,能夠產生協同效應,推動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
優化措施大幅降低了投資入境的門檻,有顧問預計申請者會大幅增加逾倍,給香港帶來大量金融投資,對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有投資移民顧問直言,新政策出台後短短數小時,收到的相關查詢顯著增加,並且已收到首宗案例,預計申請數量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畢馬威與私人財富管理公會月前聯合發布報告指,相較其他財富管理中心,香港擁有難以複製的獨特優勢,有營商友好的基礎建設、低稅率及簡單稅制、自由流動資金、深厚資本市場、與內地的緊密聯繫以及專業人才等。而針對計劃,特區政府過去一年內已作出多次優化,包括在去年10月的施政報告中,容許申請人投資成交價5,000萬元或以上的住宅物業,以及今次降低資產證明要求。這些優化措施有助於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把握住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增長勢頭的良好機遇。
吸引更多高淨值人士來港,不僅可以活躍香港資本市場,增加相關的財稅收入,更重要是這些高淨值人士通常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特殊技能,在發展創新科技等方面具備能力和經驗。這些高淨值人士在港幹事興業,能夠帶動金融、會計等相關行業的發展,為香港經濟提供增量,有利於增加特區政府的財政收入,協助降低財赤。
值得注意的是,計劃申請人還必須投入最少300萬元來支持創科等重點行業,並設有鎖定期,確保有部分資金投資於本港產業轉型升級,符合以產業驅動發展的政策目標和方向。這樣的安排與現時政府的「搶企業、搶人才」政策相輔相成,可以為本港帶來更多優質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此項要求引導資金流向創科產業,為相關行業的發展帶來源源不絕的動力。要充分發揮這些高淨值人士的作用,政府還需推出適切的產業政策,引導高淨值人士來港後,進一步投資於創科等新興產業,將資金、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新興產業的巨大動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