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踏入2025年,投資者未敢冒進,整體態度上,都是保守為主,特別針對不久將來,美國新總統上場,潛在的政策風險,全球經貿環境勢必受到衝擊。
首個交易日,股市相對走軟,即使強如之前一直領漲的美股,各主要股指亦有壓力,而領漲者之中,科技龍頭亦有領跌的作用。相比之下,較為保守的取態下,投資者轉投黃金,輕微呈現避險,此消彼長。
美股恐高處不勝寒
顯然,今年開局大家都保守,先行主動降低槓桿和風險,對於未來一季,反而可能是好事。可不是嗎?即市強如美股,尤其科技股帶領的主要股指,大家看見估值絕不便宜,在在需要持續的高增長,才能滿足大家的期望,稍一不達標,股價很可能有很大下跌幅度。
誠然,暫時看來,一眾科技主題,由AI的大概念率領之下,仍是高處未算高,但何時才是高處不勝寒,從來是事後孔明。表面上,投資者樂觀依然,但倉位沒有再加,甚至不增反降,槓桿更是早已調低。
也不能怪大家。始終特朗普在本月下旬便上場,儘管很多政策舉措是一早揚言,大家已有一定心理準備,但真的到來,仍是負面影響,不見得可以完全抵消。
嚴控槓桿慎加倉
仍是小心駛得萬年船,嚴控槓桿,慎加倉位,對於風險管理而言,實在是有必要,反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未見太多人有必要現階段追貨,不見得造成太大的自我實現預言搶購壓力。
看來可能有點太保守,但放諸今年,不得不如此,皆因全球政經形勢,大家都嚴陣以待,特朗普在本月下旬正式上場,屆時可以連番出招,大家也得急忙招架。
說實在的,除了由美國政壇變天帶來的潛在影響,不能忽視,對金融市場更為直接的,自然是各地央行的動作。美國那邊,一直對外發功,但其實本身美聯儲貨幣政策態度如何,才是關鍵。
歐英料減息 美匯續走強
以最新經濟數據而論,局方有份投票的委員,皆認為現階段小心通脹復燃,而不是擔心失業增加,如此一來,減息步伐放慢,亦是在所難免,一如主席鮑威爾早有言在先,在今年提早完成減息周期云云。
美聯儲在去年多國減息潮中,令外界有最多憧憬,卻是較遲加入,但又最早揚言結束相關減息周期,外界面對如此波動的政策取態,自然不敢造次。相比之下,歐央行與英倫銀行等,呈現較為穩定的步伐,如此一來,再加上日本央行很大機會未能如願加息,則美匯指數在短期走高走強,似乎亦屬無可避免。
正因如此,上月底至今,美股主要指數,包括原本領漲多時的科技股,亦有一定壓力,雖然上周末之前,來點反彈,但全周計仍是跌。小心幣策再度收緊,令資產價格受壓。
(權益披露:本人涂國彬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