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有內地朋友問崔妙芝的籍貫和近況。我雖然久仰大名,卻無緣拜會,加上熟悉她的前輩多已作古,所以只好在網上尋找資料,以作交代。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芳腔」灌錄唱片的有被稱為「小芳艷芬」的李寶瑩、馮玉玲、崔妙芝及被稱為「新芳艷芬」的關婉芬;此外,還有一位是龍翔劇團的花旦李芬芳。據我所知,她們都不是芳艷芬的徒弟;我認識的芳艷芬門徒只有余惠芬。但崔妙芝比較特別,她與芳艷芬不僅相識,還一起唱局。

根據網上資料,崔妙芝原來沒有拜任何人為師,完全無師自通,以聽收音機來學習粵曲,謔稱之為「留聲機學生」。她少年時經常在華員會唱曲,任何腔都唱,後來有人認為她唱芳腔比較合適,她就唱芳腔為主。

粵劇花旦的含辛茹苦,如泣如訴,有時靠「反線」、「乙反」調式唱出來。芳艷芬擅長唱反線中板、反線二黃,她的氣韻拉腔,情含字音中,十分耐聽。芳腔之美,尾隨學腔者,大有人在,崔妙芝是其中佼佼者,她不是伶人,不扮戲,而屬於歌壇唱者。

芳艷芬和崔妙芝第一次認識,是在幸運灌錄《願為蝴蝶繞香墳》(後來改稱《願為蝴蝶繞孤墳》),其中的人心就是崔妙芝,往後數十年她們都有交往。

數十年後,芳艷芬貴為楊醫生太太,崔妙芝也成為簡太。芳艷芬在畢架山上有個「群芳曲苑」,是她和李曾超群合作的一個唱局。崔妙芝也有去操曲 ,正牌芳腔和師承芳腔一起唱曲、練曲,崔妙芝對「芳腔」的理解自然勝人一籌。

1980年代,崔妙芝和夫婿簡國基移民加拿大,生活安適,樂怡隱逸。每天作息定時,閒來和鄰居親朋開私伙局,唱歌自娛之餘,也把「芳腔」傳揚海外。●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