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隨着灣區首條「地鐵環線」廣州地鐵11號線今天(28日)開通,廣州地鐵網更加完善,銜接灣區其他城市的規劃亦更受關注。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州地鐵已有多條線路延至佛山,同時規劃「多通道」對接東莞、中山等城市,並延伸連通銜接深港、珠澳地區,將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

加快實現灣區軌道「一串城、一張票」
作為城市軌道交通融合的探索者,廣州地鐵不僅今年推進在建23條地鐵和城際線路,而且投入近1億元(人民幣,下同)探索大灣區軌道交通融合創新發展,加快實現灣區軌道「一串城、一張網、一張票」,構建灣區1小時生活圈。

其中,廣州與佛山在灣區城市中率先地鐵「同城化」,目前已有廣佛線連接廣州荔灣區和佛山禪城區、佛山地鐵2號線與廣州南站相接、廣州地鐵7號線順德段連接廣州番禺區和佛山順德區等。據廣州地鐵歷年運營數據顯示,地鐵線路通勤功能凸顯、換乘客流比例高,客流增長較快;其中,廣佛線換乘比例達67%左右,廣佛兩市交互客流每天約15萬人次,目前已實現佛山中心與廣州中心快速通達,初步形成了「單區域同城化」向「全市域同城化」的格局。
未來廣州可直接坐地鐵到珠海、深圳
同時,廣州地鐵網規劃「多通道」對接灣區其他城市的步伐也在加速。其中,東莞地鐵1號線二期(黃埔新港-東莞西)規劃進入廣州後於黃埔新港與廣州地鐵5號線接駁。與廣州地鐵18號線貫通運營的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近期將啟動中山香山至珠海拱北段工程,遠期還將與深南中城際銜接貫通運行,屆時廣州市區到中山、珠海、深圳的市中心運行時間分別為50分鐘、60分鐘、75分鐘左右。

目前廣州地鐵正在穩步推進地鐵、城際及樞紐工程,繼去年完成重點項目投資861億元後,今年全面推進在建23條地鐵和城際線路,加速推進「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同時,廣州聚焦灣區三大都市圈、共計11座城市近萬公里的「地鐵+城際」複合巨型網絡,開展了涵蓋規劃、建設、運營、系統、資源五大方面共23項專題研究,加快探索大灣區軌道交通融合創新發展,力爭實現「高鐵進城、城際進中心、一票通達」目標。
相關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