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熊貓經濟」熱潮延續,熊貓主題展覽「PANDA GO!香港遊」主辦方昨宣布,春節將增加第二輪展覽,超過800隻熊貓雕塑將現身荃灣及中環街市,熊貓雕塑認捐等籌得近百萬元,將捐給海洋公園,用於大熊貓保育。香港已成內地之外全球擁有最多大熊貓城市,香港可在發展熊貓經濟基礎上,再前進一步,讓熊貓在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上擔任要角,將香港打造成海外欣賞熊貓第一城,把熊貓與中國盛事、與中國文化對外交流與傳播結合起來,更可發揮熊貓和平友善特質,讓熊貓成為香港國際調解之都、世界和平傳播地的形象代表,令香港更好發揮優勢、貢獻國家。

大熊貓是國家瑰寶,中央政府多次向特區贈送大熊貓,加上熊貓在港誕下龍鳳胎,在港生活大熊貓數目短時間內由2隻增至6隻,成為內地以外飼養最多大熊貓的地方,為港人帶來巨大喜悅,亦令「熊貓經濟」發展如火如荼。其中,2,500隻大熊貓雕塑在維港兩岸、中山公園等「四圍走」,並提供千隻供市民「認養」,連同「PANDA GO!」特別版慈善拍賣,短時間已籌款近百萬元用於大熊貓保育。而海洋公園的大熊貓創意產品多達300多款,公園所在的香港仔變成「熊貓灣」,街頭巷尾懸掛熊貓裝飾,有傳統中式糕點店推出全手工製的熊貓糕點,大受歡迎。只要政府及各界齊心努力,用好中央支持措施,發展「熊貓經濟」,定能為香港增添吸引力,為市民帶來歡樂,為經濟注入動能。

對於本港熊「熊貓經濟」熱潮如何持續、如何做得更好,立法會及社會各界積極建言獻策。綜合各界意見,皆認為大熊貓在助力中外文化交流上,空間廣闊、前景可期、大有可為,香港可結合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把熊貓打造成中國盛事使者、中國文化海外傳播使者、中國和平文化分享使者。

作為內地以外擁有最多飼養熊貓的城市,香港完全有條件成為海外觀賞熊貓第一城,吸引海外人士來香港欣賞熊貓。要達到此目標,香港需要將熊貓盛事活動與龍舟賽等傳統活動結合起來,並可借鑒迪士尼的巡遊表演、在海洋公園每天舉辦大型熊貓文化巡遊,讓國際遊客在欣賞大熊貓同時,可同時參與、觀賞眾多中國風格濃郁的盛事活動,以此增強香港旅遊的吸引力。

香港作為國際都會,中西文化薈萃是重要特色,國家大力支持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可在發展熊貓文創同時,與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以及各省市文旅機構合作,將香港發展成內地非遺文化集中展示中心、內地傳統戲劇表演中心、內地優秀影視及舞台表演海外推廣中心等,讓熊貓文創產品,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一起,打造香港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更重要的是,大熊貓憨厚可愛、是和平友善的象徵,這與香港正致力建設的國際調解之都十分契合,正好可以成為國際調解之都的形象代表。在國家大力支持下,世界上首個以調解方式解決國際商業、投資和國家間爭議的政府間的國際法律組織國際調解院,其總部落戶香港,將大大強化香港國際調解之都的地位。

隨着港澳「一國兩制」實踐獲得舉世公認的成功,「一國兩制」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的價值理念,愈來愈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和重視。在這方面,熊貓亦可以作為形象代表,在香港傳揚世界和平、「一國兩制」價值理念的過程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