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示的此前出土的高級軍吏俑。 受訪者供圖
●秦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受訪者供圖
●秦兵馬俑一號坑。
●秦兵馬俑二號坑發掘現場。 受訪者供圖
●兵馬俑每年均會有大量外國遊客前來參觀。

秦兵馬俑因栩栩如生的千人千面形象,以及威武嚴整的軍陣,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今年是兵馬俑考古發掘50周年,記者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悉,考古工作者近日在秦兵馬俑二號坑中發現了一尊罕見的高級軍吏俑,這也是二號坑自1994年正式發掘以來出土的第一件高級軍吏俑,專家推測很可能是該軍事單元最高軍事指揮長官。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

秦始皇帝陵位於陝西西安臨潼,史書記載,秦陵建設耗時38年之久,陵墓參建人數達70萬之巨,規模之宏達、埋藏之豐富世所罕見。1974年3月,當地村民在打井時意外發現破碎陶俑,讓秦兵馬俑「重見天日」。半個世紀來,考古工作者相繼發現了秦兵馬俑一、二、三號坑,總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發掘出土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2,000多件,以及銅車馬、石甲冑、百戲俑等重要文物。

據了解,兵馬俑二號坑平面呈曲尺形,東西長124米,南北寬98米,距現地表深約5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1994年,考古工作者對兵馬俑二號坑進行了第一次正式發掘,1998年完成第一階段的考古發掘工作。從試掘的情況推斷,二號兵馬俑坑內埋藏陶俑、陶馬1,300餘件。從2015年開始,考古工作者又對兵馬俑二號坑進行了第二次正式發掘,截至目前,2號坑已經發現了騎兵方陣、弩兵方陣、戰車方陣,還有混合方陣。

目前僅發現10尊高級軍吏俑

今年11月,秦俑二號坑考古項目考古人員在對秦兵馬俑二號坑考古發掘中,發現一尊殘破的軍吏俑,並對它進行了提取。「它的前胸上可見冠帶的綏、腹前抄手。不久,我們又在它的周圍發現軍吏俑和鎧甲武士俑。」根據這尊軍吏俑出土時的形態,以及出土的位置,考古人員判斷其為高級軍吏俑,也很可能就是這個單元的最高軍事指揮長官。而這尊高級軍吏俑,也是二號坑發掘以來出土的第一件高級軍吏俑。

據悉,高級軍吏俑又稱將軍俑,是兵馬俑坑中級別最高的俑,目前僅發現了10尊高級軍吏俑。根據此前從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高級軍吏俑裝扮來看,這類俑身材魁梧、形象完美,一般頭戴鶡冠、身披鎧甲、雙手相握、置於腹前,鎧甲周邊、雙肩及前後胸部有精美的花紋圖案和綵帶花結。有研究者認為,高級軍吏俑應為秦代的都尉和郡尉級武官,其形象最能體現大秦將士驍勇善戰、一統六合的氣勢與魄力。

現場發掘現場保護拼接修復

此外,此次發掘中,考古人員還在二號坑發現了兩處戰車遺蹟,初步清理出三匹陶馬和三尊陶俑。三尊陶俑中,兩尊為「車右」和「御手」俑,一尊推測為「車左」俑。專家表示,這次發掘對研究秦代的軍事組織和軍事制度,有重要意義。目前,工作人員正在秦兵馬俑二號坑實驗艙對這尊新發掘的高級軍吏俑進行深度清理和初步拼接。

據介紹,作為秦兵馬俑科技考古的典範,搭建在考古發掘現場的保護實驗艙,被稱為出土文物「醫院」。實驗艙不僅實現了文物從發掘到存儲的全流程自動化對接,極大的保障文物從出土環境向文物庫房保存環境的平穩過渡,讓文物第一時間得到最妥善的照顧,避免了文物在修復之前、遠距離搬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同時,實驗艙四周均為透明的玻璃門窗,來二號坑參觀的遊客,都可以透過玻璃窗,看到這裏正在進行的文物保護與修復工作,開創了秦兵馬俑考古發掘及文物保護的新方法、新模式與新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