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0日,印度官方香客通過乃堆拉山口,邁入中國國門。 資料圖片

乃堆拉,在藏語中的意思是「風雪最大的地方」。乃堆拉口岸地處喜馬拉雅山脈的東南面,海拔4,730米,是中印邊境口岸。歷史上,通過乃堆拉山口的貿易路線是「茶馬古道」一部分。20世紀初,這條貿易線上的年交易額最高時達到上億銀元,佔當時中印邊境貿易總額的80%以上。它也是世界最高的公路貿易通道,每年4至10月適於人通過。

1962年中印發生邊境衝突,乃堆拉山口長期陷入沉寂。2006年,中印兩國決定重啟乃堆拉山口邊境貿易。喀則海關早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乃堆拉邊貿恢復開通後,邊境互市貿易量連年呈大幅上升態勢,到2018年時,進出口貨物總值達到10,795萬餘元(人民幣,下同),已突破億元大關。不過,受雙邊關係起伏的制約,乃堆拉山口的邊境貿易規模一直很有限,在兩國整體雙邊貿易額中佔比很小。

此外,經印中兩國政府友好磋商,中國於2015年6月22日起對印度香客開放乃堆拉口岸。每年6月至11月,印度香客會赴中國西藏朝聖。中國開放乃堆拉口岸後,印度香客可乘坐汽車途經西藏高速公路抵達山下,隨後用較短時間爬上山峰,朝聖之路較過去路線縮短到8至10天左右,節省了一多半時間。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