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粵音「正讀」多年來存在不少爭議。這也不難理解,因為粵語不像普通話有國家級相關單位作「一錘定音」。然而所謂「正讀/正音/文讀/讀書音」,部分是按某些語言學者的根據。一般所定出的「正讀」可說是相當「霸道」——排斥任何其他讀音,並稱之為「異讀」,予人排斥異己的感覺。其實所謂「異讀」正是坊間流傳已久,動輒超過一百年的讀音。試想,沿用那麼久,沒根據也成為可根據的了。為此,筆者傾向用「俗讀」來取代「異讀」的叫法。
「鵲巢鳩佔」指鳩不自築巢而強居鵲巢;當中「鳩」和「鵲」屬鳥類。後用來比喻坐享其成。絕大部分老師都會把這個成語說成:
「雀」巢「溝」佔
翻查粵音字典,「鵲」「鳩」的「正讀」分別是「卓」「九2-1」。換句話說,老師有教錯學生之嫌。筆者曾與一些資深中文老師討論過以上課題。有老師表示把「鳩」讀成「溝」帶故意成分——「鳩」的「正讀」與陽具的廣東話粗口音同,讀作「溝」是避免學生不必要的聯想和借「音」發揮;至於把「鵲」讀成「雀」是因為實在太多人(幾乎所有人)這樣讀。
就上述的「辯解」,筆者不認同當中「避免尷尬」的做法(向學生聲明不要想歪便可),但認同所陳的「坊間慣性」(適用於兩者)。筆者認為沿用已久且大部分人已認同的讀音絕對可定為「俗讀」,不過在教授學生時必須申明孰「正」孰「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吟誦以上幾句時,很多時會以如下兩句續後:
求之不得,輾轉反側
聯同這兩句,整段的大意是:
關關鳴叫嘅雎鳩(讀「追九2-1」),棲息喺河嘅沙洲上面。文靜美好嘅女子,係君子理想嘅結婚對象。君子如果追求唔到,就會鬱悶失落;搞到成晚瞓唔着,響張床度碌嚟碌去。
對不少人來說,上述這一小段中有好幾個字詞的粵音和意思分別有誤和多所混淆:
鳩(已談);窈窕;好逑
「窈窕」指文靜美好的樣子;「苗條」形容體態細長而曲線優美。大多以為這兩個形容詞意思相同,其實兩者有一定的區別。由於「苗條」的口語讀音是「秒條4-5」,人們於是誤把「窈窕」讀作「秒條4-5」,其實「正讀」是「繞條4-5」。「好」有兩個讀音,美好的「好/hou2」和喜好、愛好的「好/hou3」;「好逑」一般讀作「hou3求」。由此讀音可知「好逑」一般的理解是「喜好追求」,其實這是有所誤解——「好逑」指好的配偶,其中「好」是形容詞、「逑」是名詞。無論如何,上述的言論不足以顛覆那慣常的讀法,大家只須看成這是研習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就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