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財經評論員黎偉成
港人北上消費成風,使本港許許多多行業受困,甚至連主要經營連鎖式快餐業務的大快活(0052)和大家樂(0341)集團的業績,皆同時出現倒退,
先談業績,大家樂股東應佔溢利於截至2024年9月底為止的2024年至2025年度中期達1.44億元同比減少28.3%,較上年度同期多賺84.4%至2.006億元,表現遜色;而大快活同期少賺57.1%至僅1,552萬元,相對上年所減的17.5%多減39.6個百分點。
行業面臨長期結構性調整
要注意的,是兩大快餐集團的管理層對最新業績解說之悲與淡,大同小異,其中(1)大家樂管理層指出:港人的外遊及境外消費持續增加,加上消費疲軟,令香港市場環境進一步受壓;內地則由於經濟疲軟而導致激烈的價格競爭,令整體餐飲業出現了比預期更為嚴重的下滑。(2)大快活強調受經濟壓力影響 ,飲食消費向下調整的趨勢,而香港的餐飲業將面臨長期結構性調整。
再從具體市場業務的發展和回報分析,最重要者當然為(一)香港市場:(I)大家樂在港市的收益期內達35.01億元同比僅增1.2%,分部溢利2.5億元則大減23%,上年同期分別增加10.3%及26.9%,其中速食餐飲收入25.74億元同比稍增0.3%,少於上年同期的9.3%增幅;
(II)大快活港餐廳業務,營業額14.59億元基本持平於上年度同期的14.6億元,但分部溢利2,606萬元同比大減48.4%,上年則賺5,851萬元,跌幅為26.43%。
(二)內地市場,大快活的營業額9,081萬元同比減少4.2%,而上年則增24.19%,分部業績虧損440萬元持平於上年同期所蝕的432萬元。
大家樂收益7.63億元同比減少1.5%而上年有7.74億元增13.2%,分類溢利9,380萬元則減少4.8%,遠遜於上年賺9,860萬元增加28%。
此兩大快餐集團為不少港人提供餐食,亦受生產成本壓力,但比環頭環尾的快餐店仍算是價尚穩而量稍減。(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無持有上述股份權益)\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